外企“觀戰”,仿制藥廝殺,“一毛錢”品種頻現,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開標

兩輪藥品集中采購過后,外資藥企發現“中標者得天下”并非一成不變的定律?!凹呻m有量,但降價后利潤太低,讓跨國藥企選擇策略性放棄市場?!?br />
“慘勝,未必值得慶賀?!币晃凰幤蟠硐蚰戏街苣┯浾吒袊@,有些品種單片價格不足一毛錢,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兼顧利潤,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

責任編輯:曹海東

按照國家“以量換價”的設想,中標企業藥價大幅降低的同時,將獲得大量市場,未中標企業則退出競爭一線。 (視覺中國/圖)

20年前,美國藥企輝瑞研發的藍色小藥丸“萬艾可”(俗稱“偉哥”)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小小一顆,售價約200元。14年后藥品專利到期,價格降到約80元一粒。2020年8月20日,齊魯制藥以最低價每片2.08元,擊敗原研藥廠輝瑞和競爭對手白云山“金戈”,成為唯一中標企業。

這一天,被稱為醫藥人“高考”的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在上海開標。56個品種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精神疾病等治療領域,公眾熟悉的降糖藥二甲雙胍、抗生素阿莫西林等常見藥亦在列。

這不單是一場決定幾百億藥品市場歸屬的采購,也將決定普通人未來看病的費用高低。當日深夜,上海陽光采購網正式公示擬中選結果:55個品種皆有藥企降價應標,乙肝藥拉米夫定片成為唯一的流標品種。據新華社消息,此輪采購共有189家企業參加,擬中選產品191個,平均降價53%。

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后,已經開展了兩輪常用藥品集中采購(以下簡稱集采)的嘗試。2018年底,藥品帶量采購在1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