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的四十年
華強北所在的上步工業區,一開始就以生產電子、通信、電器產品為主,主要從事“三來一補”加工業。
四十年來,華強北經歷了從工業區、到電子交易市場、再到高新技術孵化區的轉變。
責任編輯:張玥
在深圳華強北街頭,商戶和客戶在室外交易。
“華強北打一個噴嚏,可以讓全國電子產品市場感冒?!?/p>
這句曾流傳在華強北的話,形象地說明了它昔日的輝煌。華強北,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位于深圳市中心地帶的福田區。
狹義的華強北指從深南路起、紅荔路止的這一段華強北路及兩側。廣義的華強北區域,南北長約930米,東西寬約1560米,面積約1.45平方公里,也就是將近200個足球場那么大。
四十年來,華強北經歷了從工業區、到電子交易市場、再到高新技術孵化區的轉變。同洲電子、大族激光、騰訊、神舟電腦等企業都是從華強北走出去的。
在電子產品的輝煌時代過后,如今的華強北面臨新的路口。
得名于兵工廠
華強北的名稱源起1980年代初。原電子工業部、兵器部、廣東省電子局等單位,在上步工業區成立了一批電子工業企業。
當時,華強路只是工業區的一條道路,得名于遷入深圳的兵工廠——華強公司。城市規劃的時候,把華強公司附近一條路命名為華強路。
那時華強北所在的上步工業區,一開始就以生產電子、通信、電器產品為主,主要從事“三來一補”加工業。
1986年,為了整合分散的小電子企業,實現市場化運營,深圳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和電子工業部磋商決定,以省市所屬的電子企業和部屬電子企業為基礎,吸收其他部門所屬電子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