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們在彩虹光譜中看見彼此

打破偏見,愛是流通的語言 

“我喜歡女生?!痹谥貞c市中心解放碑廣場,能大宇舉著攝像機,向一對陌生的夫妻說,“你們能接受嗎?” 

“可以啊,喜歡就在一起?!?/p>

試探性的問題最終得到了忠于情感本能的回答,“愛不止一種,愛只有一種”。能大宇第一次在這里和路人討論這個話題是一年前。她臨時起意,街訪一些路過的老年人,和他們聊同性戀。有老人說,孩子是同性戀要“把腦殼敲破腳打斷”;有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一對九十歲的奶奶在一起的故事。一位擦鞋的阿姨說經常在這里見到同性戀,“沒得啥,正?!?。 

這些聊天被能大宇剪輯成十來分鐘的視頻,在微博上有過百萬的播放量。很多其他城市的朋友和網友都說,想看看他們自己城市里老人對多元的愛的態度。 

能大宇和妹妹做了一個全國巡拍的計劃。她受親友會募款到各地做分享會的啟發,在朋友圈、微博和公眾號上貼了自己的計劃和募款需求,兩天里,她收到近2.6萬元募款。一些人在轉款時給她留言:你做的這件事很好,我們很期待。 

2013年出柜后,能大宇一直收到朋友和網友類似的提問:家里人,尤其老人,是怎么接受她的?“我個人的經驗, 其實我奶奶和外婆恰好更容易接受這個事情,所以我就希望通過采訪街上的這些爺爺奶奶的形式,看他們對這個事情的態度是什么樣子的。我自己還覺得算是有趣的行為?!?/p>

(圖/視覺中國)

注意到部分網友會因為個別老人不理解的言辭而受傷,她特地做了一期特輯,采訪了二十來位接受孩子同志身份的爸爸媽媽?!拔矣X得網友可能會找到一種社群的力量?!庇信⑴e著她的視頻,去和家人出柜,驚喜地發現爸媽接受了自己;拍攝所在城市的網友私信她提供住處,有人幫她做方言翻譯?!按蠹曳浅W匀徽鎸嵉乇谎杆倮瓟n在一起?!彼芨袆?。

“我覺得真誠是一件非常寶貴的事情,當你把你自己非常隱私的一個部分直接跟對方去講的時候,他們即便說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的疑惑,可能當下出于禮貌也不會表現出來?!蹦艽笥钫f,“我做這個事情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這個群體被一般的、普通的人看到?!?nbsp;

她并非盲目鼓勵人們去打破些什么,而更在意的是每一種尋常生活的價值。有關愛的述說總在公眾和私人間進退,值得堅持的是內心真我的感受,為真愛勇敢發聲。 

大聲歌唱,我們都不再恐懼

2017年,在江南某大學音樂專業讀研一的團兒無意中看到了雙曲線混聲合唱團拍的MV《勇氣》:六分多鐘的視頻,上演了三段不同的情感故事。 

團兒大學時壓抑地“和自己內斗了三年”,直到快畢業才嘗試認識學校的同志。讀研后,未來像一團迷霧擋在他面前??吹竭@支所有成員均由LGBT人士構成的公益合唱團招新,他坐高鐵趕去面試。此后的每周三,他都下午近四點從學校出發去上海,趕晚七點的排練,九點多再返程,深夜回到學校。雙曲線混聲合唱團男高聲部成員的身份給他帶來了從沒有過的“心理的歸宿”?!斑@個地方的人很活躍,很真實?!?nbsp;

2018年6月首屆中國酷兒合唱節上,他第一次以LGBT一員的身份站在賀綠汀音樂廳的舞臺上,和其他團員一起唱了四五首歌,其中一首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哦 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靠近你……” 

跟著雙曲線,團兒參加了一次次公開演出?!拔矣X得雙曲線給了我很多……”他斟酌了一下措辭,“真的是愛與勇氣,讓我很敢去追尋我想要的東西?!彼泴ψ约何磥砣松錆M惶恐:“沒有見過比我年長的同性戀朋友們,也沒有太了解過一個對周邊的人完全出柜,或者說沒有完全出柜但是還在支持同性戀權益事情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態是怎么樣子?!钡谶@里,他和很多團員成了精神上親密的朋友,可以無話不談,“就覺得在上海我是有家庭的,比較現實的一個港灣的感覺”。 

青春期的能大宇一度尋找這樣的港灣而不得。在網上搜“同性戀”,她看到的多是性取向如何扭轉、同性戀是精神疾病等負面信息?!盀槭裁次覀儾豢梢哉境鰜頌樽约喊l聲?”她想。 

十五六歲,她在網上看到國外有同性情侶牽手的街頭涂鴉,就買卡紙、畫圖案、做噴繪,“讓大家看見,即便是小縣城,也有一類人是跟你一樣的”。在學校貼吧,她看到有人說,“路上看到了這個標志,原來還有跟我一樣的人?!?/p>

到大學,她知道了“國際不再恐同日”,買了油墨打印機打印幾天幾夜,去大學城分發科普傳單。2018年,她錄了個小視頻,講自己出柜的故事,從此成為了一個關注LGBT話題的博主。

(圖/東方IC)

她希望能給大家多一個找到自我認同的出口。和接納了同志孩子的家長聊天,能大宇問,覺得現在國內LGBT人群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答案就是勇敢的表達?!叭绻總€人都能站出來做自己,只要做到這簡單的一步,稍微走出來一點點,讓人看到,那就很好了?!?/p>

8月,我在咖啡館見到了同樣意氣風發的芙蓉子,他向我宣布:今年起要多做一些露面的事情。他喜歡男生,四年前意外感染HIV,兩年前接受了自己。他第一次主動與陌生人表明身份是2018年,在被醫院問到感染原因時,他說:我是男同性戀?!耙矝]有我之前恐懼的那些事情發生,也沒發生什么,我就覺得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p>

那年底,他一直關注的北京同志中心發聲小組招募志愿者,他報了名。2019年2月,他發表第一篇公開自己身份的文章,寫的是在北京某醫院治療口腔疾病因感染者身份被拒診后維權的過程。在文章的最后,他寫道:“我相信我身體中的有形的病,通過整個人類的努力,最終我們能夠戰勝;我也相信部分人心中的無形的病,透過教育學習,最終能夠跨越?!焙髞?,他寫了一篇又一篇,主題都是關于反對歧視、要做真我。 

芙蓉子是個能量充沛的人。2016年被確診感染時,醫院直接通知了他的家人,他在慌亂中出柜,家人很長時間里無法接受。兩年后,他寫維權文章的頁面被領導無意中看到,隔天被找理由解雇。但現在,講起自己過去的不順,他時不時哈哈大笑,眼睛瞇成一條縫。

接受,“真實是最好的禮物” 

每年的春節是從容媽媽和其他同性戀親友會志愿者的工作高峰期,歸家的孩子在催婚壓力下出柜,到深夜都會有人來求助。自2014年加入親友會重慶分會以來,從容媽媽多了幾千微信好友。 

找她的有無助的家長,更多的是害怕面對家長的孩子?!艾F在的年輕人,可能身邊的朋友同學都知道他是同性戀,但是面對父母就是不行,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覺得出柜是對父母的傷害,他們內心有愧疚?!?/p>

2008年,從容媽媽過生日時,不到20歲的女兒給她寫了一封信對她出柜。幾個月輾轉反側后,她決定接受,并有意瀏覽性別議題的報道欄目。2014年,她在《夜談》欄目里看到和她一樣來自重慶的小莉媽媽是同性戀親友會重慶分會召集人,才曉得還有這樣促進同志與家庭理解溝通的機構。出于好奇,她加了QQ群,跟著到廣州參加全國懇談會??粗袼粯拥膵寢寕冋驹谂_前講接受自己孩子性向的過程,她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我們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我們好像彼此之間有那種連結?!?nbsp;

在那封出柜的信里,女兒說,長大后要做同性戀自己的公益?,F在,女兒是親友會的全職員工,而從容媽媽在退休的第五年,也一改前半生體制內“按部就班,一眼望到頭”的日子,成為志愿者。 

“原來,有這么多家庭不接受?!彼袊@?!皢柫嗣恳粋€孩子,都說‘我從小就這個樣子’,我很OK,但是為什么他會對父母有這種愧疚呢?那就是他沒有活成他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他會感到對父母是傷害。父母可能從孩子一生下來,就在辛辛苦苦建一個希望的高樓,把各種想象加在里邊,以過去幾十年他們認為正確的生活經歷,去指導孩子?!?nbsp;

從容媽媽希望對愛多元而包容的態度能被人們接受。她告訴這些愧疚的孩子,自我認同還包括: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她見證了很多家長與孩子和解,一位外地媽媽在孩子出柜后幾天沒好好吃飯睡覺,就想“抱著孩子從樓上跳下去”,經慢慢開導后,這位媽媽接受了孩子的性向,還成為了一名志愿者。

芙蓉子對家人出柜后,把抑郁的媽媽拉進一個互助同志家長群,媽媽“一開始整天帶領著群里的家長哭”。去年四月,他帶媽媽參加北同的心理咨詢師培訓活動,他在現場講了自己患病后維權、自我治愈的經歷,媽媽聽哭了,后來突然給他打電話:“你以后不用結婚了,形婚什么的我們都不需要了,沒必要為了面子找那么多的麻煩?!?nbsp;

2016年住院時,芙蓉子聽到一位病友的家人和他媽媽擔憂地說:“你說他們的壽命能夠過活過我們嗎?應該不能的?!彼庾R到,HIV感染者的家屬也是被忽略的群體,“他們幾乎沒有渠道向周圍的人傾訴,也看不到其他信息,需要一個場合把自己的難過、焦慮分享出來”。 

目前,他想結成一個關注感染者家人的小組,大家互相幫忙、做心理疏導。一位因弟弟感染HIV而嚴重焦慮、向芙蓉子求助的姐姐對他說,“晚上和媽媽散步的時候聊到你,我媽媽眼里就有光,她就會覺得,我弟弟生活還是有希望的?!?nbsp;

看見彼此,為愛架起彩虹鵲橋 

發出街訪重慶老人視頻后,能大宇在微博上感慨:“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和自己的愛人在陽光下牽手逛大街?!倍诎偻诿脑L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中,從容媽媽聊起自己做公益的初衷之一,就是女兒刻骨銘心的戀愛因為對方家庭不接受同性戀而被迫分手,“如果這個環境不改變,我的孩子就找不到伴侶”。

“我們總是在那里糾結于那些概念性的東西,但是我們忘記了常識,”采訪快結束時芙蓉子笑著說,“常識就是要活得自在,活得快樂,相愛的人就能在一起,但是我們卻執著于性別、性傾向,這些東西都是虛的,但是我們竟然都在這些虛的事情上耗費了這么多的力氣?!弊裱嫖?,愛是最好的答案。所謂的“理想型”取決于愛情本身,超越性別和年齡之后,真愛便足以轉化為現實的能量。

在能大宇的微博樹洞,有網友會向她傾訴自己的情感困惑。也時時有人會私信她,在自己的工作生活環境里,沒有LGBT朋友,應該怎么去認識? 

隱蔽性高、生活壓力大、工作忙、圈子窄、被介紹對象幾率小……公益平臺“北京彩虹CP”發起人班班細數了彩虹群體交友的重重障礙,“我想給真心想找靠譜對象的人提供一個嚴格審核和管理的拉拉交友平臺”。 

班班在很長時間里被這個問題困擾。她下載同性交友軟件,加了很多QQ群,“什么樣的人都有,就跟異性戀一樣的,而且好多人對感情生活的態度都是挺有問題的”。

找對象如同大海撈針,班班一次次去了、加好友聊天,結果無一例外是失望。2018年7月,班班自建了QQ群,在貼吧、豆瓣、交友軟件打廣告,給群友制作資料卡,牽線讓看著合適的人私下聯系;又建了一個“彩虹班”微信群,基調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積極健康靠譜”地組織線下活動。2019年2月14日,她關停QQ群,正式成立公眾號“北京彩虹CP”。

迄今為止,由班班發起、她與四位志愿者共同公益運營的“北京彩虹CP”共舉辦了8期“一周限定CP”活動。在后臺,班班會依據報名順序,比照資料卡進行人工配對,這大概要占用她一周的生活時間。特別忙的時候,她常常配到半夜——始終只有她本人能接觸資料卡,“這樣最能保證信息安全?!泵看未蠹s配成約30對CP,志愿者登上“小彩虹”工作微信號,拉30來個小群,每天早上給CP發布當日線上任務(這并不能透露),一周后, 由CP自愿決定是否繼續聯系,平臺并不會追蹤情況。

第一期的運營只有班班自己,她“跟人工客服似的24小時在線”,從發起活動到成功舉辦、配對30對CP,陸續花了一個月。后來她不斷改良報名方式、優化活動任務,把活動頻率固定在約三個月一次。

“北同和女同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全力引領一個社群的發展。我一個人,沒有資源、資金,就專心把線上匹配這塊做好?!卑喟嘁恢北3制脚_小規模、慢節奏發展,平均每期都有一百多人報名。平臺招志愿者,有人滿腔熱血,提議面向全國發展、做收費平臺,班班想要的是細水長流:“假如說我搞了個萬人平臺,第一次有1萬人,第二次還能有1萬人嗎?” 

有機構、組織找上平臺,班班會高興地和志愿者分享,“平臺慢慢一點點在變好,影響力在慢慢在擴大,這會讓我高興,但是我真正有成就感的是,我能把這個平臺長久運營下去,能讓我們拉拉群體有一個靠譜的找對象的地方?!?nbsp;

疫情之后,北京彩虹CP給予抗疫的女性醫護“最高優先級別”,給她們享受最先配對的權限。到現在,累計參與到北京彩虹CP平臺的共有六百多人。她也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北美華人同志平臺。

因為關注到自己的真實情感,從而愿意給更多人建立起理解和表達的通道——關于愛的真諦由此經久不衰。北京彩虹CP收集的資料卡中包括了屬性、年齡、地域要求、學歷、是否愛貓等事無巨細的數十項偏好,但最后走到一起的人卻往往沒那么多條條框框。在去愛之前,我們總是有關于理想型的描述與期待,種種刻畫都已完成只等TA的出現。但直到遇到TA才明白,愛或許是這個不確定世界中最讓人確定的事了,理想型的存在有時就是為了被打破,有時反而證明我們的想象還不夠豐富。 

想象中的TA和實際愛上的TA不一樣又如何?愛讓我們在彩虹光譜中看見彼此,也會帶領我們向前走。

熾熱浪漫是愛,平淡踏實也是愛,所有的回答都指向一個人。這個七夕,對愛的個性化表達被百威擴展,限定的親吻瓶自由轉動出愛情的解集,詮釋愛的多面性與唯一性。愛不止一種,愛只有一種。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正是百威致敬真我態度的體現,不論是在日常還是七夕,百威持續為真愛發聲,關注每一個個體的獨特與平等。

也許,我們無法憑一己之力,沖破現代社會里愛的種種限制,但在訪談中,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勇敢和理解,那些為成全所愛之人架起的鵲橋,還原了愛情最真實的模樣。愛情沒有正解,你便是最好的答案,百威和你我一起,致敬真我,擁抱更寬廣、更深厚的愛。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