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地、盜采、賭石、難監管
一塊賣出高價的石頭,不僅要具備五美,還要從石形中看出意境和寓意:金蟾石招財,過橋石意味著通途,避雨石暗示著安全?!坝绕涫呛髢煞N,以前政府門口擺的景觀石,官員買來收藏、送禮的石頭,都看重這個?!?br />
即便沒有合法的開采證,采石人也摸出了另一條門道,申請土地復墾,以復墾的名義開采。這在全國也并非個例。
“是不好管,但并非不能管?!崩铒@冬建議,靈璧石屬于地域性的特殊礦產,地方可以單獨針對靈璧石修訂立法,約束開采和經營行為。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27日《南方周末》)
發自:安徽宿州靈璧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靈璧縣一個村莊的盡頭,穿過草叢和水溝,有人正在盜采靈璧石。
早上7點45分,靜謐的村莊盡頭,穿過一片茂密的草叢,越過河溝,轟隆隆的機械作業聲從遠處傳來。在泥濘的土路上跋涉五分鐘,機械聲越來越大,熱鬧景象撲面而來。
兩臺中型挖掘機正在挖石頭。一臺負責挖土,向下掘出深四五米的大坑,另一臺把系著繩子的石頭拖出來。不遠處,一伙當地人圍坐著打牌,等待為新出土的石頭“競價”。
這是2020年8月23日,皖北宿州靈璧縣的一個普通清晨。
挖出來的石頭叫“靈璧石”,這些石頭大小不一,至少上千塊堆放在土坑四周,但大多不是挖石頭老板想要的。他們租用每小時近千元的挖掘機,想淘出質地、肌理、色彩、光澤、音韻“五美”的精品石。
沾滿泥土的靈璧石被洗刷后,小的做擺件,大的則送往全國的園林景區、路旁街心、機關企事業單位門口,成為景觀用石,一塊高3米、寬1.5米的景觀石能被賣到幾十萬元。
2020年8月,新華社連續發文,呼吁警惕花重金“移石造景”、助推無序采石之風。而在剛剛摘掉“貧困縣”帽子的靈璧,賣石一度承載著靈璧人擺脫貧困的希望。即便在當地政府停發采礦證后,新石頭還是一塊塊被盜采而出。不只靈璧石,其他景觀石的熱銷背后,是被掏空的自然環境,也暗藏著監管難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