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盛發展獲“2020中國房企最佳治理獎”
8月26日,樂居財經年度論壇在上海舉辦。在論壇現場,榮盛發展榮獲2020年“中國房企最佳治理獎”。
該獎項由樂居財經研究院通過研究和結合行業內權威專家評價,旨在全面反映房企的治理能力。
榮盛發展獲此殊榮,與其具備的四大優勢:組織優勢、產品優勢、成本優勢、運營優勢密不可分。
自成立以來,榮盛發展始終堅持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一流的產品與服務,并順應形勢變化,在做大做強傳統住宅地產的同時,不斷探索生態旅游、養老、產業新城等多元業務。經過多年的發展,榮盛布局全面清晰,產品核心競爭力強,公司運營安全、高效,并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團隊。
戰略布局清晰,產品核心競爭力強
作為河北首家IPO上市房企,近年來榮盛發展積極布局,突破了“舒適圈”京津冀,走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兩橫、兩縱、三集群”的戰略布局,“兩橫”指沿著長江及隴海鐵路沿線的布局,“兩縱”指以京滬、京廣鐵路沿線的布局,“三集群”是指深耕“京津冀城市群”,穩步拓展“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周邊城市的布局。
今年上半年,榮盛發展先后在京津冀、長三角、中西部區域的 22 個城市獲得土地 45 宗,規劃建筑 面積 467.43 萬平方米。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土地儲備建筑面積 4036 萬平方米。
在不斷完善布局、優化土儲的同時,榮盛不忘打磨、提升產品力,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好房子。
榮盛的產品競爭力首先體現在其設計上。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曾說過“設計要模仿生活的情境”,在他看來,房子的設計很重要,功能要能疊加、延展,餐廳不僅是用來吃飯的,臥室不僅是用來睡覺的,可以弄一些情趣的功能。
“老百姓買房買的主要就是功能,因此注重產品功能也是榮盛產品的設計理念之一”。榮盛發展產品中心總經理兼首席產品官張東表示,榮盛在設計產品時,會從使用功能來反推戶型的設計,要求設計人員站在業主角度,以功能為導向,注重功能的延展和疊加,從生活起居、景觀設計、細節優化著手,令戶內空間做到“多一分嫌寬,少一分嫌窄”,力求在“寸厘之間”實現面積、朝向、風水和采光的最佳組合,滿足客戶對居住功能的需求。
在對面寬和進深尺寸的把控設計上,榮盛也有自己的堅持。用其董事長耿建明的話來說就是“尺寸上的分配要合理,不能簡單地用大和小來衡量,分配是一個比例,是科學?!睒s盛雖然重視功能,但不會單一地追求房間的使用功能,而舍棄居住舒適度,而是進行科學地分配。
這種比同類產品更實用、更人性化的空間設計,比同類產品多一個功能的設計就是榮盛在產品設計上的競爭力。
其次,榮盛產品的另一大核心特色是性價比高。作為一家有著豐富經驗的開發企業,榮盛懂得從源頭控制成本,向管理要增長,在不斷升級產品設計與品質的基礎上,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做老百姓買的起的好房。
榮盛控制成本的能力首先體現在其拿地策略上。一直以來,榮盛發展都圍繞著“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發展規劃,并不斷拓寬拿地渠道,創新購地模式,充分利用招拍掛、城中村改造、股權收購等方式多管齊下加強土地儲備。
在傳統住宅地產穩步前行的同時,榮盛發展順應形勢的變化,繼續擴大在生態旅游、養老養生、產業新城等領域的投資,通過“建體系、塑模式”,積極推進公司戰略轉型,培育競爭新優勢,強化盈利能力。
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令榮盛發展實現了收入、利潤多元化,成為其業績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讓榮盛發展在競品環伺的市場格局中,能通過多業態協同能力提升產品性價比。
多元融資能力強,財務結構健康合理
多年來,榮盛始終保持著穩健的發展節奏,在核心業績指標保持正向增長的同時,各類財務指標同時優化。
數據顯示,自上市至今的13份半年報中,榮盛發展營業收入及歸屬凈利潤有11個年度為兩位數增長,且增長率大多超過30%。即使是在今年年初疫情的影響下,公司同樣抓住了加大線上銷售力度及4-6月市場反彈的時機,實現了總營收與凈利潤的正向增長。
上半年,榮盛發展簽約任務完成情況較好,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面積434.22萬平米,同比增長2.73%;合同金額482.25億元,同比增長3.54%。
與此同時,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多元化創新融資,有效盤活了資產,推動了融資成本的降低與資產結構的優化。自上市以來,榮盛發展充分利用多種資本場融資工具,實現非公開發行股票2次,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期,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8期,中期票據3期,定向債務融資工具4期,短期融資券2期,美元債3期。
其中,2020年上半年,公司發行了3 億美元的高級無抵押定息債券,債券期限為 364 天,票面利率為 8.75%;完成了一期年度超短債,實際發行金額14.1億元,期限270天,發行利率6.98%;同時公告了發行120億元公司債券、100億元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票據及8.11億元ABS的計劃。
上半年,榮盛新增融資額329.82億元。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融資余額707.86億元,其中銀行貸款期末融資余額388.7億元,占比55%,財務結構持續得到優化。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率82.74%,較去年同期下降1.64個百分點;凈負債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5.67個百分點,這也是2018年6月份以來,榮盛資產負債率和凈負債率連續2年雙雙下降。
債務結構得到了優化,期末,榮盛短期借款為38.71億元,同比下降6.16%,長期借款為336.99億元,同比上漲26.23%,減少短期借款、增加長期借款,從而降低了榮盛的償債風險,債務結構更為健康。
憑借著持續增長的業績和健康的資產債務結構,榮盛因此受到了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的高度認可。今年4月,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將榮盛發展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調整為AAA,跟蹤評級也都提升到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運營穩健,內部管控“剛好及時”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售樓處關閉,新房銷售一度停擺。榮盛發展快速反應,通過“防疫寶”系統,利用信息化工具積極推進現場有序復工、安全生產,是全行業首家通過信息化來實現項目現場防疫的企業。經過充分準備、積極溝通,公司絕大多數項目實現區域內首批復工。
相對于更多房企對線下銷售的依賴,與面對疫情來襲時的手足無措,榮盛反應快速、執行高效,貫徹營銷標準化,落實營銷前置要求;營銷手段多元靈活,結合 “地攤經濟”熱潮,開展“夜間營銷”等;營銷科技含量高,開辟線上銷售戰場,官方微信、購房 APP、其他第三方平臺相互聯動,線上、線下雙管發力。
高效的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回款順利,城市地產板塊積極推動落實公司“14579+”目標,著力縮短周轉工期。報告期,公司結轉項目面積212.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7%;結算收入226.39億元,同比增長4.68%。
這得益于榮盛發展自2018年開始全面推行的大運營體系,這個體系將公司戰略形成經營計劃和經營指標,將經驗計劃和指標下達并進行考核,同時動態監測整個計劃的執行,將經營狀況及時反應出來,并協調開展集團層面的協同工作,有效溝通,提高效率。
榮盛發展的大運營系統會制定線上計劃系統與線下計劃結合管理。分公司會對各個節點進行細化,制定工作節點表,標準清晰,節點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嚴抓各項前置工作策劃,為節點爭取時間。
企業之間的差距往往在于運營的效率,提高效率的關鍵就在于內部治理與管理。榮盛發展一直在探索如何實現最科學、和諧的治理結構與制度,實現各種資源的最佳配置,將各種要素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產出要素。有效治理,不斷提升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能力,提升市場形象、更好地為股東創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榮盛在打造優質的人才團隊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堅持把“與員工一起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作為公司職責,通過多元化的晉升路徑與職業規劃,讓員工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企業也能獲得發展。
此外,榮盛高度重視企業內生人才,通過堅持三個三分之一原則,即三分之一來自校招,三分之一來自人才內升,三分之一來自外部招聘,來打造人才供應鏈,實現70%的人才由內部培養。通過多種培訓方式,多項明星培訓項目,榮盛持續培養了專業化、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職業經理人隊伍,為榮盛的高質量增長打下了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