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2000億美元
依靠流量和金融創新,螞蟻已經成為業內最大的網上支付機構、最大貨幣基金發起人、最大的消費信貸機構,或許馬上還將成為全球最大的IPO項目。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前12個月,支付寶支付交易規模高達118萬億,與歐盟2019年度的GDP總量相當。
螞蟻人均薪酬達5.53萬/月。同期,騰訊員工的人均月薪超過7.5萬。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馮葉
2020年8月25日晚,螞蟻集團同時向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在A/H同步上市。
據彭博此前報道,此次螞蟻集團募資約為300億美元,公司估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上市順利,螞蟻將超越股東阿里巴巴、取代沙特阿美290億美元的IPO,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IPO項目。
不僅如此,螞蟻也是中國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最大貨幣基金余額寶的發起人和最大的消費信貸機構。
憑借二維碼支付異軍突起,通過余額寶創新個人理財業務,創立花唄、借唄重塑年輕人消費觀,螞蟻的每一步都走在了“風口浪尖”上。
螞蟻集團脫胎于阿里巴巴,成立于2004年,早年被剝離至阿里外成為獨立運營平臺。馬云曾說,將公司命名為“螞蟻”,是因為他相信“小即美好,小就是流量”。
經過16年發展,螞蟻已成巨象。
三場風波
螞蟻的前進之路充斥著對抗和博弈。
螞蟻的前身支付寶,最初是一款服務于買家、賣家的線上支付軟件,于2004年誕生于阿里巴巴內部,一度被視為阿里體系孵化出的最優資產。
2009年,隨著大股東雅虎新任CEO巴茨上任,阿里與雅虎爆發股權之爭,險些失去對阿里的控制權。
次年,馬云以申請國內支付牌照、支付數據屬于國家安全為由,將支付寶從阿里體系中剝離并私有化。此舉曾引發極大爭議。
支付寶在2011年順利拿到首批互聯網支付牌照。但在央行當年首批下發的二十多張牌照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如騰訊)都采用了VIE協議控制架構,這些企業的股東不乏外資,馬云似乎“多慮了”。
風波過后,支付寶逆勢翻盤,僅用了兩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2013年,余額寶橫空出世,成為支持支付寶繼續做大的“神器”。
余額寶原本只是為了解決支付寶的備付金分流問題。備付金是指客戶留存于支付寶中的資金,這些沉淀資金會產生利息。按照當時的監管規定,客戶備付金必須儲蓄在銀行,只有產生的利息歸第三方支付公司,且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多只能獲得90%的利息。
但余額寶是貨幣基金,屬于理財范疇,支付寶如果將備付金轉入余額寶,相當于存儲在基金賬戶,不僅不用上繳沉淀資金,還可以賺取交易費和管理費。
余額寶不僅解決了沉淀資金問題,還將支付寶從一個單純的支付工具延伸為理財利器,成為很多80后、90后的第一只入門理財產品。根據支付寶此前發布的數據,余額寶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