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70后遇上10后:“你沒見過豬嗎?”“我不知道豬是誰”
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理發店老板的兒子沒見過豬,而我卻是以豬為伴。我們背誦同樣的古詩詞,我知道他愛玩的游戲,他卻不認得豬了。
責任編輯:溫翠玲
周末去經常去的一家理發店理發,等待的時間里,我與老板四歲左右大的兒子玩笑起來。
“你喜歡什么動物?”我問他。
“小狗”,他說話的樣子很稚萌。
“我喜歡豬”,我的話剛一說出口,男娃就一臉懵懂。
“豬是誰?”這話把我問得一愣。
“你沒見過豬嗎?”我童心未泯,跟他認真起來。
“我不知道豬是誰?!蹦型薇砬槠届o地回答我,很認真的樣子。
我突然開竅:男娃確實“不知道豬是誰”的。男娃的爸爸1984年出生,一年兩次自駕回老家。男娃爺奶家雖仍是山東農村,但是現在農村里能見到豬的地方早已不多。男娃幼小,從出生到現在,可能只知道豬肉的味道,卻從沒見過豬的模樣。
我比男娃的爸媽又大近十歲,別說與男娃談論豬了,就是與男娃的爸媽談論豬的話題,我感覺也是尬聊。
男娃會背十多首古詩,其中很多也是我會背的。男娃的媽告訴我說,“他現在可厲害了,不知道怎么就會開電腦了,自己拿著鼠標就能找到‘小豬佩奇’玩”。男娃也會玩手機,他爸媽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