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生罷工,竟然因為政府準備擴招醫生?
無論何種行業,當從業者、經營者的自利動機失去了市場機制的引導,受到了行政壟斷的加持,都會走向不顧其他社會成員正當利益的任性。
責任編輯:陳斌
在韓國一家醫院里,一名醫生在患者情況。
現代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國富論》中有一段精辟的論斷,“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飲食,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師或面包師的恩惠,都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边@段話揭示了社會分工的本質。但是,出于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文化傳統,總有一些職業被認為高尚神圣,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經常被贊譽為“無私奉獻”“舍己救人”的醫生。這場新冠疫情更是把醫生的神圣屬性推高得無以復加,然而最近韓國發生的醫生罷工事件讓這個職業走下了神壇。
韓國政府7月宣布,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將醫學院規定的每年3058名招生名額增加400人左右,同時對于主修流行病學等薪資較低專業的學生以及志愿去農村地區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學生給予獎勵。
這項完全合理的醫療改革政策卻意外遭到了強力的反制,阻力居然來自那些前輩醫生。為抗議韓國政府的醫療改革計劃,擁有1.6萬名會員的韓國實習醫生協會8月7日組織實習醫生率先罷工1天,要求政府投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