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么“翻車”了
熱搜太多,觀眾審美疲勞,對節目組的興趣閾值不斷提高。一開始看到熱搜還會點開,到了最后看到節目的一眾熱搜只是無感或反感,同一個劇本要演幾次?熱搜給節目帶來熱度,也讓節目最終被反噬。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么“翻車”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出人意外地,《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
6月12日節目開播時,從媒體到公眾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叫好之聲,但節目播出大概一個月后,節目的關注度就明顯下降。到了節目播出第二個月,身邊就有不少朋友表示納悶:這節目怎么還沒結束。9月4日正式成團,公眾的興奮度也并未顯得太高。
從一開始的萬眾矚目到現在的審美疲勞,《乘風破浪的姐姐》發生了什么?節目翻車了嗎?
杜華“贏”了
想當初,《乘風破浪的姐姐》之所以獲得好評,在于它打破了公眾對于30+女性的偏見。就像節目開播時文案寫的,“三十歲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斷褪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
姐姐們在舞臺上初次亮相以及第一次公演的表現,也充分詮釋了這一點。站在舞臺那一刻,哪怕她們并不完美,但她們的整體表現仍是自信的、接納自我的。比如你看鐘麗緹生澀地揮舞彩帶,看著張雨綺唱著“兒歌”,技術水平不敢吹,但她們的舞臺表現都是沉浸其中、享受其中。
而姐姐們的一些發言,也讓我們看到了經過歲月歷練后的優雅與成熟。比如鄭希怡說,“我覺得自己最好的年齡就是現在,因為我更了解我自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