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政府講誠信做表率,真正平等有效落實是重點
也要防止地方官員選擇性地對部分有利益關系的中小企業適用條例,甚至形成新的尋租空間。這也不是沒有先例的,不少落馬貪官的起訴書里,都有收受賄賂幫助對方討回政府款項的罪行。
責任編輯:陳斌
2020年9月1日起,《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正式施行。條例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及時支付相關款項,不得拖欠。這一條例如果能得到貫徹落實,無疑將對中小企業的生產與發展帶來積極作用。
多年來,每到歲末,農民工討薪都會成為熱門話題,各級政府幾乎每年歲末總要展開農民工工資清欠行動。過去,輿論經常將板子打在“包工頭”身上。然而,很多時候,包工頭們不是不想發工資,而是因為他們也被拖欠款項,“地主”家也沒有“余糧”,自然就發不出工資,每到年關,很多包工頭被迫外出躲債。
而追根溯源,拖欠款項中有不少是政府項目拖欠所致。比如,2019年春節前夕,吉林四平被曝光挪用1.9億元專項經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