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圖紙,多次改擴建!記者再探臨汾飯店坍塌現場

8月29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突發坍塌,事故造成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日前,記者再次進入這家飯店的坍塌現場,探究事故背后的原因。

坍塌飯店系村民自建房

曾先后六次進行改擴建

事發的聚仙飯店注冊成立于2003年,是陳莊村和鄰村安李村唯一能承接酒席的飯店。遇到紅白喜事,附近幾個村的村民基本都會在這家小有名氣的飯店內擺席設宴。

據了解,這家飯店的前身是村民自建住房,先后經歷過六次改擴建。

發生坍塌事故的宴會廳由前后兩棟房屋形成的院子上加蓋預制板而建成。四年前,飯店負責人又在預制板上搭建了彩鋼板頂棚,彩鋼板之下、預制板之上,所形成的夾層用于堆放雜物。預制板下,就是聚仙飯店內高約三米、能容納百余人就餐的宴會廳。

3根立柱僅由磚砌成

而非鋼筋混凝土結構

目前,宴會大廳的彩鋼板和預制板殘骸已被清運出事故現場,從前后兩棟房屋的墻體上,還能依稀看見預制板的斷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廳里有6根立柱支撐上方的預制板。其中3根立柱是鋼筋混凝土材質,另外3根立柱則由磚塊砌成,而這3根磚砌立柱也同預制板一起倒塌。事發時,預制板幾乎是同時坍塌下來的。

↑ 支撐預制板的3根立柱不是鋼筋混凝土,而是由磚砌起來的。

連續降雨“增重”保溫層

最終“壓塌”預制板

隨著預制板一同掉落的,還有預制板上鋪設的保溫層。這層由石渣構成的保溫層能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但極易吸水,遇水后重量會有所增加。數據顯示,聚仙飯店所在的鄉鎮8月降水量在280毫米以上。連續降雨讓鋪設了石渣保溫層的預制板重量增加。最終,預制板搭起的四方天地奪走了29名村民的生命。

因造價低、使用方便,預制板曾被廣泛應用在我國農村的建房過程中。工人現場砌墻,然后把工廠里預先加工成型的預制板蓋上,就能完成搭建。但因安全問題,近十多年來,預制板蓋樓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設計沒有圖紙 擴建全憑經驗

作為農村自建房的聚仙飯店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此后便開始擴建。村民告訴記者,大家通常沒有一次性建房資金,掙點錢就擴建一點,這成了農村建房及后續擴建的通行做法。

建房前,房主只要向村委會提交一份建房申請書,僅確認建房土地面積,無需結構設計等關乎房屋安全的文件,便能審批通過開建房屋。至于怎么建,并無審批和監管,而此后多次加蓋擴建,也不用再次審批。

房屋是否安全,靠的是祖祖輩輩積累的感覺和經驗。相比城市,房屋建設用多少水泥、鋼筋等有固定標準,村里蓋房由房主的預算決定。而房屋建成后的驗收,也缺少專業技術和力量的支持。

事實上,聚仙飯店成立后的第二年,原建設部頒布過一份意見規定,對于農民自建低層住宅,建設方應優先考慮選擇具有工程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和經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合格的建筑施工人員,但并沒有硬性要求。

商鋪多保留預制板結構

易被忽視的隱患被重點標注

目前,一場特別針對農村房屋質量和人員聚集場所安全的專項檢查,正在山西全省展開,使用預制板搭建的房屋被列為重中之重。記者走訪發現,農民自建住宅已基本舍棄了預制板,翻建為更為牢固的混凝土結構。仍然保留預制板的大多是飯店、超市等臨街商鋪,建成時間普遍在10年以上。在當地之前的例行安全檢查中,房屋質量并沒有被列入其中,也無法在安全責任公示牌上找到相關負責單位。

盡管目前的排查仍以“望聞問切”為主,但住建部門專業人員的介入,特別是排查指標的設立,還是讓初篩具備了更多針對性。像“漏雨、積水”這類容易被常人忽視,卻又很可能給建筑結構帶來巨大破壞的風險,就被重點標注出來。

網絡編輯:思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