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應該博的,卻被家長們集體忽略了
培養好一個人的思維,從大處講,關乎國運,一個國家的產業要升級、科技要發展,就需要眾多擁有創新思維品質的人才;從小處來說,關乎個人的事業,關乎個人的價值。
責任編輯:溫翠玲
在一家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們講故事。
我在《不得不承認,好多家長是博弈高手》這篇文章中,講到當下的家長大多秉持這樣的理念:讀一家好的幼兒園,不輸在起跑線上;上一所好的小學,為升入好的中學打下基礎;然后,升入一個好的中學,全力向高考沖刺……目標指向非常清晰:考上名牌大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從此安享人生。
可真的是從此后,歲月靜好,笑品人生,細數流年嗎?好像未必盡然。否則就沒有當下流行的“考試家”一說了,也不會出現諸如“985廢柴”的自嘲了。
照理說,這些進入“好”的大學的“考試家”們都有一個靈光的大腦,怎么其中的一些學子就沒有沿著家長設計的路徑,成為精英,在職場上叱咤風云一番,卻只是變成“廢柴”一根呢?
我覺得,家長們殫精竭慮,博學區,博培訓,博誰的心臟強大,可以不必裝支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