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再見,海豐
當我聽到五條人的歌《踏架腳車牽條豬》時,歌曲的畫面與記憶相互印證,加固了海豐的形象。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5期)
責任編輯:方迎忠 鄭潔
海灘邊裸奔的少年
上一次到海豐是七年前,我跟著報社實習老師到海陸豐采訪,語言不通的我們在當地尋訪未果,走到縣城的一間寺廟旁坐了一下午。周圍正在修繕,寺廟的香火飄出來,跟“釘釘鐺鐺”敲起的塵土交雜,兩種味道進入鼻子,神佛的氣息落了地。煙塵中,一輛有些破舊的單車出現,除了鈴鐺都在響。車后牽著一頭豬。車主與豬在我面前淡定走過,周圍的人甚至沒有看他們一眼。街上摩托車的發動機轟鳴,聽得人煩躁。這是海豐,糅雜著香火、塵土、破敗單車、人與豬、摩托車嗡嗡響的南方小城。
市區的摩托車多數已經換成電瓶車,少了往日的轟鳴聲和嗆鼻的尾氣,而街上繁華依舊
當我聽到五條人的歌《踏架腳車牽條豬》時,歌曲的畫面與記憶相互印證,加固了海豐的形象。上周,我向五條人復述這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