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污水進自來水,為何跟垃圾分類有關?

從官方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總建筑面積不到1200平方米的垃圾站內,涉及的主體至少有10個。多家公司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應,事故與自己無關。

易腐垃圾被大量分類出來,“現有末端處理能力已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易腐垃圾就地處理成了迫切需要”。

相較于以前的“垃圾桶-轉運站-填埋場/焚燒廠”傳統模式,分類后的垃圾種類更多、流程更長、環節更多,同時又涉及多個責任主體,“風險暴露點也就更多了”。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0日《南方周末》)

發自:浙江杭州

責任編輯:汪韜

湖埠村分類的垃圾桶。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圖)

2020年7月26日是令西湖區湖埠村村民難忘的一天。傍晚時分,村民張大海正在洗澡,卻驚訝地發現自己“越洗越臭”,妻子正用自來水洗菜也發現不對勁。

這是一起匪夷所思的自來水污染事故,易腐垃圾處理站的污水竟從村民家的自來水龍頭流了出來——管道錯接、違規操作、沒有防污水倒流設施,污水水壓大于自來水管壓力,強力灌入。

在2020年8月28日杭州西湖區政府公布的調查報告中,事故被定性為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責任主體步步失守,不幸印證了安全生產中著名的“奶酪原理”,如果多片奶酪的洞(指失誤)位置都吻合,光線就恰好能穿過這些奶酪,安全事故發生。

事故也折射出垃圾分類浪潮下的垃圾分散處理的監管難題。以現在的垃圾產生速度,杭州的垃圾僅需三四年就可填滿整個西湖,垃圾分類是源頭減量的必經之路。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觀察,相較于以前的“垃圾桶-轉運站-填埋場/焚燒廠”傳統模式,分類后的垃圾種類更多、流程更長、環節更多,同時又涉及多個責任主體,“風險暴露點也就更多了”。

“那里放出來的水確實很臭”

由于不敢飲用自來水,張大海和村民們已經喝了一個多月的瓶裝水、桶裝水。杭州水務一天兩次報告湖埠村自來水水質符合標準,但對于村民來說,陰影仍揮之不去。

自來水發黃發臭,水務是最早接到投訴的部門之一。2020年7月26日13時30分許,杭州水務集團便派距離最近的之江分公司搶修班到湖埠村進行排查。

張大海和鄰居看到多名水務人員進村排查,把路邊紅色消火栓打開放水,還同時放掉村民家的水,自來水嘩啦啦地流了出來。陳維在長三角某市供水管理系統工作,他解釋,所有的消防水和居民水表打開放水,是為讓污染的水盡快排出去。

排水之余的關鍵在于確定污染源,而在一個面積達3.6平方千米的村莊里排查污染源無異于大海撈針。

一位當時參加搶修排查的水務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部分村民反映,“會不會是那個垃圾站的問題”?水務部門就去幾分鐘車程外的雙浦易腐垃圾站查看情況,發現“那里放出來的水確實很臭”。一位看到了“開蓋揭秘”現場的村民也記得,管道周圍淤泥堆積、臭氣沖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