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主宰了選民的意愿?
選票的背后,潛藏著美國人怎樣的考量?是經濟危機、伊拉克戰爭和全民醫療體系等議題,還是墮胎、同性戀婚姻、槍支管制等宗教和道德價值判斷?人們僅僅是在考察候選人的性格和風度,選一個自己喜愛的人,還是考察候選人的道德,選擇一個“更好的人”?
責任編輯:鄧科 李小鳴
【美國大選系列報道】
選票的背后,潛藏著美國人怎樣的考量?是經濟危機、伊拉克戰爭和全民醫療體系等議題,還是墮胎、同性戀婚姻、槍支管制等宗教和道德價值判斷?人們僅僅是在考察候選人的性格和風度,選一個自己喜愛的人,還是考察候選人的道德,選擇一個“更好的人”?
在選舉日,或許在人們的頭腦中,決定選票方向的理由不會超過三樣:比如,投票給奧巴馬的人會想,眼下經濟很糟糕,希望伊拉克戰爭盡快結束,麥凱恩只是一個疲憊的老頭;而支持麥凱恩的選民可能會想,麥凱恩尊重個人權利,他是不會被打敗的戰斗英雄,而奧巴馬太嫩了,會讓美國在全世界投降。
這些分析來自紐約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 AndrewPolsky,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截至目前,人們需要做出判斷的信息已經太多,而不得不在選舉日將其簡化歸類。
經濟重要,但“上帝更關心道德”
“我清楚奧巴馬的性格很不錯,”KrisAkins說,“不過,道德問題應當在經濟之前,因為上帝一定更關心道德。”
KrisAkins生于俄克拉荷馬州,是虔誠的福音派基督教徒——這是一個以保守而著稱的基督教派。大學畢業后,他選擇來到得克薩斯州中部的小鎮,做一名園藝師。
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金融危機洶涌而至之時,失業、退休金縮水是更現實的問題——而傳統的價值觀和“三G”議題,即God(上帝)、Gun(槍支)和 Gay(同性戀),遠不如救市方案、拿出就業保證和醫療保險承諾更討人喜歡。
雖然如此,Akins還是堅決支持麥凱恩。他反復強調,根據《圣經》,“同性戀是錯誤的&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