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先生的名、字、號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古文字學家容庚。
容庚先生,廣東東莞人,是享譽海內外的大學者,在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獻學、碑帖書畫鑒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容先生早年讀吳大澂《說文古籀補》,感到書中有不少缺失,于是立志編寫一部更為完善的古文字字編。1922年,容先生帶著《金文編》初稿北游京師,為羅振玉、王國維所激賞。經羅氏推薦,容先生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當研究生,后獲聘為燕京大學國文系襄教授、教授,兼任北平古物陳列所古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燕京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約研究員。1946年,容先生回到廣州,就任嶺南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嶺南大學并入中山大學,容先生又主中山大學教席三十年。他不僅留下了《金文編》《商周彝器通考》《叢帖目》《頌齋述林》等經典學術著作,為學術界培養了大批人才,還向國家捐獻了大批珍貴文物,用自己的行動和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輩學人。他的貢獻和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容先生出生于1894年,正值中日甲午戰爭。他的父親容作恭寫了一首詩,題為《甲午八月初六子長庚生》,表達自己對兒子的希望:
時局正需才,生兒亦快哉。
高軒一再過,都為試啼來。
容先生是家族中的“肇”字輩,原名肇庚,“庚”是取長庚之意?!对姟ば⊙拧ご髺|》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薄妒酚浰麟[》引韓詩說:“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碧拙褪墙鹦?。清晨時,金星是東方最亮的星,稱為啟明;黃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