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文明碼、錢江分,政府不應熱衷于為公民評分
平等是現代文明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政府管理層面,這要求政府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務,而不能將公民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責任編輯:陳斌
前段時間,江蘇蘇州推出的“蘇城文明碼”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后,蘇州相關部門宣布文明碼的階段性測試結束,將抓緊修訂完善,待今后條件成熟后再推出試行。從2020年9月3日上線,到9月6日宣布結束“階段性測試”,蘇城文明碼只存在了3天時間。
盡管蘇州官方聲稱這是全國首創,但最近人們發現,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項目,比如杭州2018年11月上線的“錢江分”市民個人信用分,同樣是對市民的行為進行打分。雖然一個以“文明”為名,另一個則打著“信用”的旗號,但兩者本質邏輯類似。
根據蘇州公安官方微信公眾號的信息,“蘇城文明碼”旨在構筑文明積分信息識別體系,形成市民文明程度“個性畫像”,測試之初包括“文明交通指數”和“文明志愿指數”兩個指數,未來或將上線更多“文明指數”。
相比之下,杭州的“錢江分”評價維度則更廣泛。根據杭州官方信息,錢江分采集市民的政務、經濟、司法、生活、公益等各領域城市信用變量特征,通過統計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得出用戶的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