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的難題:
“日本企業實現史無前例的利潤是政策因素取得的結果,不是通過自己的改革實現的。不僅如此,日本政府對怎么解決日本少子老齡化和社會保障等問題還沒有答案。因此,日本企業對日本和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導致他們對投資持慎重的態度?!?br />
“如果能夠持續‘安倍經濟學’,日本經濟會恢復持續穩定的增長,但增長到2%、3%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人口不斷減少,只要經濟不萎縮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破題,還需要技術革新,發展科技?!?/blockquote>責任編輯:張玥
9月14日,在日本東京,行人觀看菅義偉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獲勝的電視畫面。
2020年9月14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以絕對優勢當選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預計將在16日被日本國會指明為新任首相,并組建新一屆內閣。
在自民黨14日下午舉行的參眾兩院議員大會上,在總計534張有效選票中,菅義偉獲得377票,以絕對優勢勝出。
在近二十天前的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突然宣布辭職。安倍辭職時,市場十分擔心“安倍經濟學”就此落幕,日經225指數短線跳水700點,日元短線飆升50點。隨即在8月31日,日股幾乎全線反彈至原位。因為當時已有消息稱菅義偉有望接任,從而延續政策。
“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9月5日,菅義偉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明確,打算繼續推行“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大膽的金融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激活國內外潛在需求,喚起民間投資?!?013年7月,時任日本駐華使館經濟部長尾池厚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彼時,日本經濟停滯了20年以上,且持續通貨緊縮,為了根本改變這種情況,需要超過常識的大膽政策,“安倍經濟學”應運而生。
但是“安倍經濟學”實施7年多來一直爭議不斷,成效也備受質疑。而低增長、低通脹的“日本病”,和已持續數十年、居全球第一的公共債務占GDP比重200%的債務規模,以及新冠疫情的巨大沖擊,讓日本經濟壓力巨大。
“安倍經濟學”的成效
即便比任期提前一年多辭職,安倍晉三也以2803天的連續任職時間,成為日本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與此同時,“安倍經濟學”也實施了七年多時間,至今仍在影響日本經濟。
“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是大膽的金融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改革以喚起民間投資。七年多實施下來,受訪者普遍認為,頭兩支箭效果顯著,第三支箭明顯不足。
“安倍經濟學”表現出的積極一面包括,日本央行持續量化寬松甚至采取負利率,使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