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塔老爺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圖文無關)奇怪的是,“老爺”什么行李都沒有,就托一鳥籠。(視覺中國/圖)

1989年我租房潘家灣那會,隔壁老譚家來了個北京客人。八十開外,矮個,紅臉膛,短脖。一身略顯油膩的中山裝。神情倨傲。老譚神秘地說,還是個“貝勒爺”。他遠房大舅。剛把胡同賣了,來上海住一陣子。

“什么,把胡同賣了?!”我們都驚得說不出話來??蠢献T可是出了名的老實人,不像胡扯啊。老譚說,別細問了。就叫他“那拉塔老爺”吧。

奇怪的是,“老爺”什么行李都沒有,就托一鳥籠。黃雀籠。精致的漆竹圓籠,封閉底,內鋪薄布墊。

招呼他,他只是淡淡地頷個首。偶爾開口說話,我靜候著那股蒜味,不料,倒沒有。有機會他糾正說,京城人不是每個都吃蒜的……而且哪里有什么貝勒爺,公啊侯啊,都是祖上的事,實話說,我就一旗人,鑲黃旗的,到上海來,叫我“北京大爺”就行了。

“老爺”的起居習慣還是很“旗”的,早晨起床漱口后,先沏上小葉茶或高碎高末(香片),空腹喝完茶,才準備早餐。

都說旗人的早餐講究,京城時,不是油茶、面茶、包子、丸子湯,就是炒肝、豆腐腦、炸豆腐、吊爐燒餅、馬蹄燒餅、墩餑餑,可到了上海什么都沒了。但那拉塔老爺不肯將就,老譚給他買餛飩、湯包他都嫌甜,生煎或鍋貼,也嫌甜,但還勉強接受,因此而老數落上海,從氣候到點心到菜肴甚至米飯,一無是處。

只有每天侍弄黃雀的時候,他心情最好。那是他性命。

說起玩鳥,上海人最推崇畫眉,但那拉塔老爺對此不屑一顧,說,太糙。

黃雀又名黃鳥,那黃雀的雀字,他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