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豬量不足,規模擴張拿地難

“要是不盈利,各大企業投入生豬產能的積極性一定會下來,將來就會有一些豬場蓋到一半就扔,沒人管了?!?br />
盡管用地政策在不斷放寬,但生豬養殖企業用地難的問題依然嚴峻,尤其是在人地資源緊張的南方。

“現在養豬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非洲豬瘟的防控?!?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0年7月28日,四川省閬中市老觀鎮,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閬中80萬頭生豬養殖、屠宰及豬肉精深加工產業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ICphoto/圖)

近日,一番關于生豬產能的言論,讓備受關注的生豬市場又起波瀾。

2020年9月5日,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唐人神(002567.SZ)董事長陶一山在采訪中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到2022年,國內肉價將跌到10塊一公斤。我更悲觀,屆時肉價跌到4-5塊都是完全可能的”。

陶一山的言論迅速引起了市場關于生豬產能和豬肉價格的關注。

其后一周,豬肉概念股的周內跌幅達9.4%。陶一山的言論也遭到同行的質疑。

在9月7日的分析師會議上,新希望(000876.SZ)新任總裁張明貴表示,市場傳聞的信息來源是存疑的,而這個背后的邏輯,從從業者的角度來說是經不起推敲的。

“豬價一旦跌破20元,甚至再略低一點,跌破了大部分的養殖成本線,擴產的企業和養殖戶大部分都會選擇觀望或者是出清,不可能持續下跌到4元到5元的水平?!?/p>

針對陶一山關于生豬產能的言論,南方周末致電唐人神董秘辦。工作人員稱,“采訪中涉及生豬產能與價格的判斷并不代表公司對行業的看法,相關采訪是董事長個人接受的,我們事先并不知情?!?/p>

“這都是企業的計劃,只是計劃”

中國養豬企業的產能究竟有多少?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豬存欄和出欄數都出現了明顯下跌。生豬存欄31041萬頭,同比下跌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同比下跌21.6%。

為了鼓勵生豬養殖,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

在政策的鼓勵下,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得到控制和高額利潤刺激,生豬養殖企業正逐步加大存欄和在建規模。

以行業內幾家上市公司為例,2020年3月,牧原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目前在建產能約1000萬頭左右;溫氏股份在今年的中報中表示,上半年生豬養殖投資協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