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史復雜的人并不比單身更幸福

心理學家嘗試對婚姻這一復雜關系的長期影響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結婚的人感受到的幸福感只比長期單身的人略高,而經歷過結婚又離婚等婚姻狀態變化的人,與長期單身的人在幸福感上沒什么區別,甚至更不如意。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20年8月25日七夕節,西安市東關南街東關社區,一對金婚夫婦穿上節日盛裝,接受親友的祝福。 (視覺中國/圖)

婚姻常被人們視為終身大事,不少人將一生的幸福寄托于此。無論東西方,主流社會都將擁有性伴侶并與其結婚視為人的必由之路,認為結婚的人會更幸福、更完整、人生更有意義,而那些單身的人對婚姻則正處在求之而不得的窘困狀態,是亟待改善的。實際上,大量關于婚姻與幸福感的研究也證實了結婚的好處:結婚的人的幸福感會比單身或離異、喪偶的要高。

但這些研究有一個問題,通常只關注一個時間點結婚狀態與幸福感的關系,卻少有放長時間驗證整個婚姻關系對人一生的幸福有什么影響。而基于歷史經驗,民間或大眾媒介中傳得更廣的往往是個別浪漫而脫俗的愛情故事,也不足以對婚姻狀態有完整的描述。因此,嚴格來講,認為結婚能讓人生更幸福,更多只是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文化習慣,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學驗證。

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嘗試對婚姻這一復雜的關系問題的長期影響進行探索,發現將婚姻狀態的長期變化考慮進來后,婚姻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遠不是一句話就能講清楚的。

幸福的源泉?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不同年齡階段和關系狀態下對婚姻的感受很可能會有差別,在婚姻選擇上,個人通常難以對比自己做出不同的人生選擇后會怎樣。但分析了七千多人從18歲到60歲的婚姻歷史后,研究者發現婚姻并不一定是幸福的源泉。根據婚史將人們分為:一直處于婚姻狀態、一直單身和婚史多樣化三個類別的話,數據顯示,一直處于婚姻狀態的人雖然幸福感確實高于一直單身的人和婚史更復雜的人,但從量級上看,只是略微高,差別很小,而更令人驚訝的是,一直單身的人和婚史多樣化的人,在幸福感上是相似的。

已婚、未婚不足以概括一個人的婚姻狀態,細分的話,還有離異、喪偶、再婚等情形。一直處于婚姻狀態的人是指生命中大部分時間處于有配偶狀態的人,在該研究中指的是18歲至60歲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有配偶的人。而婚史更復雜的人指的是在不同的婚姻狀態中有切換的人,比如經歷離異、再婚等。這些婚史數據的收集始于1985年,來自一個美國全國代表性抽樣的長期研究項目,此前的數據通過回憶追溯,此后的數據則由參與者每年提供更新。

這項由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者瑪麗亞·普羅爾(Mariah F. Purol)等人所開展的研究2020年7月在線發表在《積極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區別于以往大部分研究關注當下婚姻狀態與當下幸福感的關系,瑪麗亞·普羅爾等人想知道的是婚姻關系歷經歲月快結束時,人們內心的幸福感到底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