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神圣性從何而來?

婚姻的神圣性的根基只能是追溯到古老習俗和小共同體的禮儀文化之中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實際上,世界各民族的婚禮最初都具有傳統禮俗甚至宗教文化的背景,這些根植于古老禮俗的文化,都是自帶“神圣性”的。 (視覺中國/圖)

民政部、全國婦聯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引導結婚當事人讀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嚴神圣儀式”中締結婚姻,“推廣體現優秀中華文化的傳統婚禮”,讓當事人感悟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筆者認為,這個出發點很好,家庭是公共生活的最小細胞,通過對家庭價值的重視以及擔當,是培育社會責任感的重要組成和訓練部分。

不過,婚姻的“神圣性”恐怕不是來自于民政登記或領取結婚證等現代世俗程序,而恰恰應該是落腳在“中華文化的傳統”上。實際上,世界各民族的婚禮最初都具有傳統禮俗甚至宗教文化的背景,這些根植于古老禮俗的文化,都是自帶“神圣性”的。如古希臘、羅馬的婚禮,被視為家族宗教圣火、祭祀關系的內容,是神圣的禮儀?!皨D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