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震預報的百年沉浮

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與中國一樣,國際上對此亦爭論不休,而各國地震研究,亦多次沉浮波折。

責任編輯:張捷,實習生 王霞

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與中國一樣,國際上對此亦爭論不休,而各國地震研究,亦多次沉浮波折。

對于地震預測的研究,要回溯到上個世紀初。1906年是個悲慘的年份,全球爆發了4次8級以上大地震,智利瓦爾普拉索大地震是其中之一。

此前,智利政府已經邀請法國著名地震學家巴羅擔任該國的地震觀象臺臺長,巴羅雖盡心盡力,但智利朝野仍對其未能先知該地震指責有加,巴羅最后郁郁病死于任上。

1906年,時為助教授的今村明恒發表了一篇文章,預測在50年內日本相模灣將發生大地震。這篇文章受到了時為東京帝國大學地震學教研室主任的大森房吉教授的猛烈抨擊,大森房吉認為今村明恒的文章缺乏可靠的科學依據并會引起社會恐慌,今村明恒從此處境艱難。

4年后,同樣曾在1906年發生了大地震的美國,學者瑞德提出了彈性回跳理論,自此地震預報成為民眾和科學家思考的理論。

1923年9月1日,今村明恒的預測言中了,日本關東大地震奪走了14.3萬人的生命,成為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關東大地震發生時,大森房吉正在外國參會,得知大地震的消息后,在乘船回國途中病重,在抵達日本不久后去世。逝世之前,大森房吉將后事托付給了今村明恒。

1925年,日本創建了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而前蘇聯的費道托夫經過研究認為,大地震震源區之間的空隙區便是未來最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區,稱作“地震空區”。費道托夫在他1965發表的論文的一幅地圖中指出了未來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區。他的預測很快就在3個地方得到驗證。

美國在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大地震之前并不重視地震預測工作。阿拉斯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