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再報告
作為美國國庫券第一和第二大買家的日本和中國,短期內顯然是不能承受美元崩潰之痛。不管愿意不愿意,他們暫時和美國在同一條船上。
責任編輯:余力
金融危機在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上繼續蔓延,IMF正在勉力阻止。與此同時,危機的震后重建正在醞釀中。只是,這一次能否催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21世紀版本,目前無人得知
危機再掀新浪
美國制造的金融海嘯不僅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在醞釀第二波高潮。這次的震中是東歐、拉美和亞洲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他們中的一些已經在排隊等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救援。在向瀕臨破產的冰島提供了20億美元的緊急救援后,IMF已經同意向烏克蘭提供165億美元貸款,向匈牙利提供約100億美元的貸款。仍在和IMF磋商救援事宜的還有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巴基斯坦。
由于需要救援的國家可能還會增加,人們已經在擔心IMF現有的2000億美元資金儲備根本不夠用。
這還不是全部。拉美經濟的兩大引擎都出了問題:阿根廷可能正在面臨10年內的第二次破產,而巴西的貨幣、國庫券和股市都在直線下跌。
東歐和拉美告急,直接傷害的就是大量向這些國家發放貸款的歐洲銀行體系,這將很可能把已經深受重創的歐洲拖入更深的衰退。雷曼兄弟破產后,歐洲金融機構因和雷曼兄弟的衍生品交易面臨巨額損失和賠付,金融風暴一下子就席卷了歐洲。
而亞洲的韓國正在遭遇嚴重的銀行和貨幣危機,韓國會不會成為“亞洲版的冰島”這一疑問廣為流傳。
以上這些遭遇危機國家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量借外債,以彌補財政或貿易赤字。而現在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貨幣市場的資金驟減,銀行惜貸甚至是囤積現金,這些國家的資金鏈驟然斷裂。
歐洲處在貨幣危機崩潰邊緣
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數據表明,西歐國家的銀行對東歐、拉美、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跨國界貸款占到了這些國家貸款總額(4.7萬億美元)的3/4,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美國次級貸款總額。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貨幣專家Stephen Jen認為,新興市場崩潰的風險被大大低估。有可能成為&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