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創新、包容,是深圳企業精神的核心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深圳的成功是有說服力的!改革、開放、創新、包容,和敢闖敢試,是深圳和深圳企業最核心的精神?!碑攪野l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深圳市原市長李子彬擲地有聲地說出這句話時,臺下掌聲如雷,在場眾人無不為深圳特區40年敢為天下先的企業精神所震撼。
9月21日下午,正和島、中信出版集團與中國平安聯合舉辦的“紀念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暨企業精神高峰論壇”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激蕩起一場特區40年改革經驗及企業精神的思想盛宴。論壇主題“進無止境”形象描述了深圳及深圳企業精神,主講嘉賓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深圳市原市長李子彬,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平安集團董秘兼品牌總監盛瑞生等,聯合為線上、線下逾400萬觀眾帶去一場立體、生動、豐富的特區精神盛宴。
李子彬:特區精神是“改革、開放、創新、包容”
當過廠長、做過市長,領導過國家改革,年過八旬仍投身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李子彬,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崛起的完整親歷者。1994-2000年在深圳擔任副市長和市長期間,李子彬主導加快了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建立了IT、生物技術等深圳代表性產業的雛形。
李子彬追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的初衷,“發揮改革試驗場的作用、對外開放窗口的作用和對內經濟發展示范輻射的帶動作用”。正是秉承這一使命和初心,深圳特區培育出生生不息的“改革先行、開放進取、勇于創新、包容共享”的城市精神與企業精神,培養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華為、騰訊等一大批享譽中外的世界級企業。
立足于當前百年未有的變局和機遇,周其仁認為,深圳和深圳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勇于創新”的精神,發揚“敢闖敢試”的特區姿態,實現后發式創新突圍?!斑^去,從貧窮到富有是企業家精神,把產品做好是企業家精神,具有社會責任是企業家精神。今天和未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更應提升科技創新的‘獨到性’,加強后發創新優勢,從大量‘看到了造’轉變為‘想到了造’!”
管清友認同周其仁的觀點,并指出深圳一只腳踏入“無人區”,一只腳還在“有人區”?!盁o論從規??偭窟€是產業結構來看,目前深圳要對標的城市已經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城市了。從與其他三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相比,深圳還有非常大的潛力空間?!惫芮逵颜J為,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升級產業結構,但最核心的是堅持創新、開放的城市精神和企業精神,以實現突圍、突破。
秦朔:平安成功的核心是企業家精神,不斷創新、永無止境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發布,平安位列第21位。用32年時間從一家地方性保險公司,成長為世界級金融科技企業,正如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所評價,“平安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創新、堅忍不拔和展現超群領導力的壯舉,是中國奇跡的縮影”。
平安為什么能成功?秦朔總結了四方面原因,其核心是傳承蛇口基因的企業精神,是不斷創新、永無止境的企業家精神。
首先是偉大的初心。是什么動力推動平安從蛇口走向深圳,從深圳走向全國?秦朔在創作平安傳記《無止之境》過程中發現,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1999年就在公司內部提出,“中國的崛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背后是幾十家優秀企業作為支撐,平安必定是其中的核心企業之一?!边@一目標今天正在逐步兌現。秦朔認為這是平安的蛇口初心,與李鴻章“以商務立富強之基”、鄭觀應“欲攘外,亟須自強;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等商業文明的家國情懷一脈相承。
二是蛇口基因的影響。秦朔認為,最能力體現平安企業精神的是從蛇口出發時,時任中央領導對于平安寄語,“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為什么需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因為平安從“懷胎”到“生下來”再到“活下去”,每一步都不容易。在創新中求發展,也是因為平安永懷危機意識,時刻不忘學習與創新。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說他重點關注三塊工作,戰略、文化和人才,想的永遠是平安明天往哪里走?!捌桨灿肋h在創業,馬明哲說如果哪天他說出守業的話,平安就不平安了?!?/p>
最后是建立了現代公司治理和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及控制體系。平安集團是一家社會性、公眾性的上市公司,其股權結構多元,要求其公司治理架構和治理運作機制必須規范、現代?!肮芾硪话偃f人的隊伍是非常大的挑戰。而作為這么大規模的金融企業,如果不追求長遠利益,不做長遠打算,很容易陷入體制僵化,不進則退?!逼桨布瘓F確立了“五會一體”、各司其職的管理架構,并按國際標準建立決策、內控和信息披露制度。秦朔認為,好的公司治理機制體現在能確保長期戰略得到有效實施,而平安先進的體制機制,保證了其戰略的延續性和經營的穩健性。
盛瑞生: 創新與包容,是平安的文化基因
結合李子彬提出的特區精神,盛瑞生認為,深圳勇于創新、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在平安身上印下了深刻烙印,對平安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平安的創新精神與特區拓荒牛精神一脈相承,平安開放包容的人才文化則是對深圳海納百川城市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盛瑞生總結,平安32年,從蛇口出發、艱苦創業、走向全國及世界,從保險起家、開拓綜合金融、并向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態轉型,無不是“在創新中求發展”這一理念所驅動和生發的結果。1995年左右,平安提出探索綜合金融。由于政策管制和對協同文化要求極高,“綜合金融模式”一度被華爾街判定為“偽命題”,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平安用自己的堅定實踐讓這個命題成了真命題,打造了“綜合金融孤品”。而從第三個十年開始,平安開始向科技和生態“拓荒”,建立起11萬科技從業人員、3.5萬研發人員的科技隊伍,連續兩年獲得全球金融科技發明專利數第一和醫療科技發明專利數第二,孵化出平安好醫生、陸金所、金融壹賬通等多個行業領先的科技獨角獸。盛瑞生表示,平安的科技轉型與馬明哲是個“科技發燒友”密切相關,他曾多次在內部會議中提出堅信“人工智能和醫療科技將給人類帶來最大顛覆,重新定義未來的世界,也定義未來的平安”。
而對于深圳以“開放包容”著稱的城市文化,盛瑞生表示,深圳有“來了就是深圳人”,而平安是“來了就是平安人”。在平安,不惟學歷、不講資歷,沒有所謂的山頭和人脈,主張“簡單、包容”文化,一切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的企業,人才來了平安只用專心發揮所長、創造價值和業績。因此,平安的“空降兵”和“外腦”生存率始終居于業界前列,成為平安事業創新發展的主力?!坝民R總的話說,平安吸引人才的要素有三點,一是有壓力及挑戰性的工作,二是合適的收入,三是成就感。正因為有簡單的文化,整個公司充滿開心的、樂觀向上的氛圍,全體員工團結協作、奮勇爭先,充滿敬業樂業、蓬勃向上的激情與活力?!?/p>
40十年破浪前行,深圳和深圳企業精神最寶貴的價值是什么?未來的可能性又在哪里?或許正如論壇結尾各位嘉賓總結所言,直到今天為止,深圳仍然是中國開放意識最強、創新氛圍最好的城市?!伴_放包容,創新不止,基業長青”,這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邏輯,也是每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