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先 | 在老年鄭克魯先生的身上,我見識了一種境界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本文作者(圖左)與鄭克魯先生(圖中)在2012年傅雷獎頒獎酒會上。

最早認識鄭克魯先生,是在1980年代中期。那時我剛進社科院外文所工作,而鄭先生已調離外文所,去武漢大學工作。幾次,他回北京來外文所,總會來找我的師傅金志平先生。鄭先生與金志平關系好,每來北京,就會來外文所,每來外文所,就會來找金志平。當時,笑瞇瞇的鄭先生第一次出現在我工作的《世界文學》編輯部辦公室里時,金志平就介紹說,這位是鄭克魯。我一個小青年,見了如此菩薩一般慈祥的大人物,連話也不會說了,只有點點頭以示尊敬,接著,喃喃地道出“您好,您好”兩句,隨后,我就躲了出去,不愿意打擾鄭先生與金先生的悄悄聊天。要知道,那時候,辦公條件就那樣,四人共用一個辦公室,有客人來談事,彼此會有影響的。

不久后,有幸得到了鄭克魯與金志平合譯的喬治·桑小說《康素愛蘿》(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這部字數多達39萬字的長篇小說,也是我最早得到譯者簽名的外國文學名著。那時,初出茅廬的我輩是得了鄭先生的恩惠的。

其實,在認識鄭先生之前,我早就得知了鄭克魯的大名,那是通過三卷本的《法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981),作者署名為柳鳴九、鄭克魯、張英倫。翻開查閱后,我才得知:其中,關于中世紀英雄史詩及其代表作《羅蘭之歌》、十六世紀文學、十七世紀的悲劇與戲?。ǜ吣艘?、拉辛、莫里哀、拉封登)等,都是鄭克魯先生執筆的。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期間,這套《法國文學史》我可是沒有少讀。那是1980年代初期的往事了(其中的上冊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