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歸納我們的一生?
“中國是全球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而且單身人口急劇增加。坦率地說,日本今天出現的老人‘無緣死’的社會現象,映射著中國‘無緣死’的社會問題即將到來。中國老人應當擺脫子女的束縛,意識性地參與終末活動,就能減少‘無緣死’的人生遺憾?!?/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中國社科院研究報告曾指出,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2050年,社會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日本老人砂田知昭工作四十多年,從普通業務員做到主管,養成了一絲不茍的習慣,需要親自掌控和處理所有細節,就連自己的臨終后事也不例外。69歲那年,他檢查出胃癌晚期,確認了所剩無幾的時間之后,他從容地列出十項計劃,規劃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整個過程由他從事導演工作的女兒記錄下來,制作成紀錄片《臨終筆記》,于2011年上映。影片里,砂田知昭為自己挑選了葬禮場地、籌備了告別式、完成了家庭旅行等等,最后和家人朋友告別,對結婚四十年的妻子第一次說出我愛你。
在日本,“終活”一詞2009年首次出現在《朝日周刊》中,意思是“終末活動”,為臨終而做的各項準備。2012年,“終活”獲得日本流行語大賞榜單的第一名。日本老年人中開出現了“終活”熱潮,寫“終活筆記”(ending note)系統梳理自己的人生。許多旅行社推出了“終活旅行團”,甚至孩童也可以參入其中,參觀火葬場、學寫遺囑、學拍遺照,甚至體驗入棺的感受。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旅日華僑宗澤亞多年來研究日本老人的終末活動,發現日本人對待死亡的一般態度是坦然的,“因為日本人似乎更明白,他們居住的島國比溫潤的大陸,有著更多死亡的不確定性”。
這種對待生死寬宏的態度,讓宗澤亞有感而發,希望為中國老人也設計一本歸納人生的手冊。2020年7月出版的《老年實用手冊》包含了金融賬戶、生前預囑、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