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花13萬,一人失智,全家失衡

到2019年,中國已有一千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群體將超過三千萬人。

以家庭為主的照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國內阿爾茨海默病的嚴重性。養老或照護機構或價格過高,或拒收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還有的專業度不足,不利于疾病管理。

“以目前的科研水平,完全治愈不現實,但可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延緩輕度和中度患者發展為重度?!?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2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馬肅平

天津大爺10年制作兩百多部MV,幫失智老伴留住記憶。截至2019年,中國已有一千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ICPhoto/圖)

27歲的埃麗絲,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未來規劃被打碎了。

為了照護未滿60歲就開始“老年癡呆”的單親媽媽,埃麗絲放棄了在上海某銀行月薪1.7萬元的工作,返鄉陪伴母親就醫。失掉工作只是第一步,漫長且逐漸“喪失”的生活,才剛剛揭開冰山一角?!跋M弥鴭寢屵€認識我,盡量幫她延緩病情?!卑{惤z哽咽著說。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已有一千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群體將超過三千萬人。這種疾病也成為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癌癥后,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作為一種起病隱匿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下降等,其導致的認知功能退化比正常衰老更快,且不可逆。

在中國,業內專家將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現狀概括為“三低”,即公眾認知程度低、患者就診率低、接受正規有效治療的比例更低。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說,如果病情惡化到中、重度,出現“失能”“失智”狀態,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照護負擔和經濟損失。

2020年9月11日,國際阿爾茨海默病日前夕,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公布了《探索老年癡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開展患者評估篩查和預防干預服務,在試點地區,到2022年公眾對老年癡呆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社區(村)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率達80%。

“達到這個目標并不難,難在知曉問題后如何在態度和行動上完成轉變,包括消除偏見和歧視,將篩查與老年人健康管理結合,發現問題并及時提供服務支持等?!北本┐髮W精神衛生研究所臨床研究室主任王華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每七秒新增一例”

埃麗絲不知道,原本喜歡唱歌、愛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