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丨幾部終身受益的書

(本文首發于2020年9月2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顧農,揚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已退休),著有《建安文學史》《魏晉文章新探》《文選與文心》《花間派詞傳》《聽簫樓五記》等。

我這一生全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先當學生,后做教師,無非是讀書、教書、寫書;退休以后,課是不上了,于是生活內容便剩下另外的兩項。寫書是支出,讀書是收入。有收入、收入多,當然是更愉快的事情。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讀的書有沒有萬卷,沒有統計過。古人的書,一卷其實沒有多少字,老子《道德經》五千言,長度相當于現在一篇隨筆,《論語》長多了,也遠不及現在一篇博士論文的篇幅。多讀書不難,要讀“破”就不容易了。

青年時代我認真讀過幾部書,讀“破”了沒有,不敢講,終身受益,則是不會忘卻的。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一部是劉師培先生的《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劉師培出身于學術名門,早年參加過同盟會和光復會,可是1909年回國以后卻跑到兩江總督端方手下去效勞,辛亥以后,又先后任閻錫山的高級顧問、袁世凱的“籌安會”理事,總之是從革命走向了反動。但他學問也實在太大,當局允許他在不過問政治的前提下從事教學和研究,1917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可惜身體太差,很快就在1919年11月溘然長逝了。

我無意中買到了劉氏《中古文學史》的初印本,油光紙豎排鉛印,“中華民國九年(1920)六月”初版,凡五十四頁,定價大洋四角,北京大學出版部印刷發行。封面及書口皆題“中古文學史”,而正文第一頁則題“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1928年2月24日魯迅先生復臺靜農信中說:“中國文學史略,大概未必編的了,也說不出大綱來。我看過已刊的書,無一冊好,只有劉申叔的《中古文學史》,倒要算好的,可惜錯字多?!贝饲?927年夏他在廣州講《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特別聲明說:“輯錄關于這時代的文學評論,有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