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低齡化趨勢
在近四十年的時間里,不同年齡階段的年輕人整體患癌比例呈上升趨勢。但在患癌率升高的同時,死亡率卻在下降。
責任編輯:朱力遠
癌癥是一類人們談之色變的慢性病,種類多,治療難度大,費用高。但相應風險與年齡階段也有很明顯的關系,通常來說,年齡越大的人,患癌的風險越高,40歲以上,尤其是50歲以上群體中,患癌的風險才會顯著提升,40歲以下的人,因為患癌的情況更少見,一般對癌癥的關注度也不高。
癌癥流行數據的統計中也是如此,通常只研究整體患癌情況,少有將年輕人的患癌情況進行特別研究。但實際上,不同年齡群體在面對癌癥風險時,其病理和治療等情況是有所不同的,特別是相對于老年人患癌而言,年輕人在得了癌癥這類慢性病時,未來有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影響諸如生育等其他身體情況,以及面對再次患癌的風險等。
而且,不同時代、地域,導致人患癌的風險因素可能有別。年輕人的整體患癌情況還可能反映出更近一段時間來,致癌風險因素的變化。截止到2020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最新致癌因素風險等級表中,一級致癌物質有120種,很可能及有可能致癌的2A、2B類致癌物分別有88種、313種,另有499種物質因為致癌風險證據有限,未被明確分類,歸為3類,這類未被分類的物質并不意味著它們一定不能致癌。
在來自遺傳的患癌風險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了解外部環境因素中的致癌風險,及時采取行動,對預防癌癥就顯得很重要了。對于本來就不太關注癌癥的年輕人來說,尤為如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