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深夜遭猥褻,外賣單成“幫兇”?狀告平臺騎手公司被駁回

一張沒有隱藏姓氏和電話的外賣單,怎樣成為了一起猥褻事件的“幫兇”?

去年10月,蘇州張女士的外賣單在運送途中掉落,恰好被租住在樓上的男子撿到。于是他謊稱外賣送達,把張女士騙到樓下實施猥褻。如今,該男子已因強制猥褻罪被判處四個月拘役,張女士狀告外賣平臺泄露隱私一案卻仍在上訴中。

因外賣訂單導致的隱私泄露事件早有先例,但隨著這兩年外賣平臺紛紛開通匿名購買、號碼保護等功能,情況似乎有所好轉。為什么張女士的外賣訂單未隱藏個人信息?外賣平臺和遺失外賣單的外賣騎手在這次事件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因撿到外賣單,男子假裝女子男友實施猥褻

2019年10月21日凌晨,剛跟男友結束通話的張女士在餓了么平臺點了一份外賣。她注意到,當日的點餐頁面不似往常,沒有隱私保護按鈕??紤]到獨居的安全問題,張女士特地在聯系人稱謂一欄選擇了“先生”。

半小時左右,外賣送達,但沒有外賣單。張女士告訴隱私護衛隊,當時她并沒在意,以為外賣單是在運送過程中不小心被吹掉了。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張外賣單就掉在自己所在住宅樓的一樓電梯口,上面清楚地顯示了姓氏、電話、住址等信息,“先生”二字則被*號遮擋。

外賣送達后不久,張女士又接到一通陌生電話,讓她下樓拿外賣。

“因為掛電話的時候我男朋友說送奶茶來,我就以為是他到了……正好這個時間跟我估計他到達的時間差不多?!彪m然顯示為陌生號碼,但張女士沒有多想?!澳信笥咽倾y行做業務的,手機號不固定”,而且“那個犯罪分子跟我男朋友家鄉還是一個地方的,口音都一模一樣”,張女士表示“換了95%的人都會發生這樣的事?!?/p>

下樓后,張女士在老地方沒有找到男朋友的車,便回撥了之前的來電?!八f原來的車撞了,送去4S店了,是開朋友的車來的”,她說,“我當時還覺得挺感動的,車壞了還給我(送)東西?!?/p>

根據電話中男聲的指引,她找到了男子的車。張女士提到,由于停車點沒有路燈,男子故意坐在后排,又刻意穿上了衛衣,幾乎遮住了臉和頭發,她沒有第一時間分辨出來,看體型跟男朋友很像,便上了車。

案發現場照片,當事人提供。

一上車,男子就試圖抱她,張女士便察覺到有點不對,“然后我摸到了他的頭發,他頭發上打了發膠,我男朋友是不會打發膠的”。她反應過來后,立即打開車門跑回家,并撥打了報警電話。

警方到達后,根據張女士提供的線索,很快將男子捉拿歸案。據悉,該男子是張女士樓上的一名租客,在電梯口拾到張女士的外賣訂單后,便起了歹意。據法院判決,男子最終因強制猥褻罪被判處拘役四個月。

狀告外賣平臺泄露隱私被駁回 法院:不存在因果關系 

盡管犯罪分子已經伏法,但張女士對隱私護衛隊說,自己不僅因此失去了工作和愛情,更是蒙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我一直會想到那個畫面,很痛苦,壓力很大,我從今年二月份一直修養到現在?!?/p>

尤其讓她感到疑惑的是,犯罪分子是如何拿到自己的電話號碼的?直到事后查監控時,她才知道,犯罪分子撿到了那張沒有隱藏電話號碼的外賣單?!拔曳浅嵟?,當時就決定要跟他們(外賣平臺)打官司”,她說。

今年3月,她委托律師向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提出了訴訟,要求餓了么平臺和騎手外包公司公開道歉并賠償經濟和精神損失費30萬余元。

然而,張女士以為穩贏的官司被法院駁回了全部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書顯示,根據《餓了么外賣隱私保護服務故障情況說明》,2019年10月20日至25日期間,餓了么平臺外賣號碼隱私保護業務中部分歸屬地為江蘇蘇州的號碼出現狀態異常,無法實現隱私號功能。

事發當日的餓了么平臺頁面,沒有顯示“號碼保護”。當事人提供。

正常狀態下的餓了么頁面,顯示提醒“號碼保護”。

對此,餓了么平臺表示,對于張女士的真實號碼未能在外賣單上脫敏顯示以致隱私泄露一事深表歉意。但平臺強調,騎手由外包公司寧波盛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送餐行為并非餓了么實施,故損害結果相應的賠償責任應由騎手外包公司承擔。

但騎手外包公司則認為,張女士因個人信息泄露受到的侵害,與餓了么未履行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義務有關,而與配送騎手的行為無因果聯系,且配送騎手在事件中既無加害行為,亦無過錯,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法院判決認為,餓了么平臺未對手機號碼進行脫敏處理,而騎手又將外賣單遺落在電梯口,造成張女士電話號碼的泄露,存在一定過錯,但與張女士遭受人身侵害的結果不存在因果關系。而且,餓了么及騎手外包公司不存在侵害張女士隱私權的主觀故意和違法行為,不具備侵害隱私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因此駁回張女士所有訴訟請求。

“系統故障并不是餓了么違反法律脫敏要求的合理抗辯?!睆埮康穆蓭燑S先生引用相關法律規范稱,餓了么平臺對收集到的個人信息進行脫敏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同時,無論騎手因何種原因遺落外賣單,都存在未經許可泄露個人信息的過錯,無論是否造成損害結果,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張女士認為,是餓了么平臺和騎手的過失導致自己隱私的泄露,才促使了這一事件的發生。如果前兩環沒有失誤,機器壞了及時修理,外賣單能完整的送到自己手中,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因此外賣平臺和騎手公司與該事件存在間接因果關系,也應承擔補充責任。

張女士透露,她已向蘇州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隱私護衛隊就此事撥打了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的電話,但沒有得到回復。

外賣導致個人信息泄露有先例,平臺隱私保護措施遭質疑

事件被媒體報道之后,不少網友質疑張女士為何無法辨認自己男友,甚至在深夜自己上了陌生人的車。

張女士坦言,感覺自己被當作猴子一樣看待?!罢麄€過程到現在其實非常痛苦”,她說,自己之所以仍愿意站出來,是希望外賣平臺泄露隱私的問題能得到公眾的重視,促進相關企業整改。她認為,外賣企業在享受互聯網信息紅利的同時,也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她希望此類案件在此是個終結,不想有其他的消費者再受到類似的傷害。

隱私護衛隊梳理發現,因外賣訂單信息設置導致的隱私泄露的事件早有先例。2016年起,各外賣平臺相繼推出隱私保護措施,接連上線“匿名購買”、“號碼保護”等功能,但上述功能默認關閉。

2018年4月,有媒體爆料,數十萬客戶包括電話、地址在內的公民隱私信息被網絡公司、騎手在各類QQ群肆意倒賣,每條價格不到一毛。不久,美團和餓了么陸續宣布將在全國范圍默認開啟隱私保護功能,訂單結束后虛擬號碼一定時間后將作廢。

但此舉并不是任何時候都百分之百有效。隱私護衛隊發現,餓了么平臺號碼保護服務的使用說明寫著“當號碼保護的服務提供商出現服務故障時,您的手機號碼將會顯示給商家和騎手?!?/p>

餓了么平臺號碼保護服務的使用說明。

并且,在外賣平臺號碼保護服務推出后,外賣送餐員向用戶發送“交友短信”或微信好友申請的情況也仍然層出不窮,不少網友對虛擬號碼的長時間有效性和平臺是否向騎手隱藏客戶真實姓名提出了質疑。

據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官博@江寧公安在線消息,今年5月,南京江寧市一位女性和同居的朋友突然收到了一份自己沒有訂購的外賣,而且外賣訂單上寫了她的真實姓氏,預留的號碼卻是送餐外賣員自己的手機號。調查發現,她的姓氏和地址信息是由之前給她送餐的一位外賣騎手泄露的。

外賣平臺和騎手應承擔責任嗎?

那么,在本次事件中,餓了么和騎手公司究竟應該承擔何等責任?

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作人熊定中表示,在本次事件中,用戶的住址、電話等信息屬于隱私范疇,在沒有經過本人授權的情況下,未對這些信息采取良好的保護措施,餓了么明顯存在過錯。但賠償額度和平臺基于過錯所需承擔的責任,可以由法院來酌情認定。

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法制工委會的胡鋼同樣認為,根據《網絡安全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平臺應當切實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否則,受損消費者有權索賠。同時,監管機關也可實施行政處罰。

而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則提出,餓了么就數據泄露事實存在責任,但從個人信息侵權角度,“從民法上來說,構成共同侵權的判定需要存在共同過錯,這里面的連帶責任就不是很準確了?!?/p>

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一審判決書指出,侵害隱私權作為民事侵權行為,是一種基于過錯責任原則認定的一般侵權行為,需要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要件。

據一審判決書,法院認為,餓了么和騎手外包公司不存在侵害張女士隱私權的主觀故意和違法行為。熊定中表示,餓了么“號碼保護”服務存在瑕疵是否為主觀故意是值得商榷的,但騎手遺落外賣訂單則明顯并非主觀故意行為。

他還提到,法院認定騎手存在過錯,但與張女士遭受的侵害沒有因果關系,“可能說理存在一定問題”。但他也強調,因無法看到庭審細節,無法確定案件是否存在隱情。

而吳沈括認為,從司法機關判斷角度來說,在多因果關系的案件中,以直接因果關系為主。在此案件中,兩方不僅不是直接因果關系,還帶有一定偶然性,“如果無限追因,這個因果鏈就會邊際不清,超出社會一般人對因果關系的理解了?!彼忉尩?。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