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人到“張迷”
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網民用諧音將這一年稱為“愛玲愛玲年”。路人眼中的張愛玲、作為大眾偶像的張愛玲、作為個人偶像的張愛玲,三種張愛玲的形象始終彼此交迭和沖突在互聯網迷霧之中。
責任編輯:劉悠翔
張愛玲。
2020年9月3日,林青霞在南方周末副刊專欄版發表《走近張愛玲》,提到“張愛玲一張女士速描額前那一勾,竟然跟我勾得一模一樣”,之后署名“張迷客廳”的作者撰文《林青霞:美麗的誤會》表示: “我想林青霞一定是誤會了,那個女像也許就是她自己多年前隨手畫在《沉香》里的,畢竟書頁有大塊空隙,不免手癢?!?/p>
之后,林青霞特地感謝“張迷客廳”更正了這一“美麗的誤會”。
“張迷客廳”目前擁有超過10萬粉絲,以分享和考據張愛玲信息在“張迷圈”聞名。賬號的運營者謝有坤(網名三三)實際上是一名90后男生,最初注冊微博是為了關注宋以朗,作為一個了解張愛玲生平的窗口,但是后來宋以朗的微博沒有了。
“失去了這個窗口,我覺得非??上?。當時還沒有一個真正以張愛玲為主的微博,關注張愛玲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樂趣,我就想著自己做就好了?!敝x有坤對南方周末記者說。2016年4月,他正式把個人的微博改名為“張迷客廳”,開始分享有關張愛玲的一切。
名字的由來是論壇時期存在過的一個名為“張迷客廳”的論壇。一些中年粉絲曾私信謝有坤,詢問他是否是當年論壇上的某個人,他們曾在張迷論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過謝有坤的年紀較輕,并沒有在這個論壇上活躍過,他創辦的新“張迷客廳”再次聚集了互聯網中大量的年輕讀者和粉絲。
謝有坤對張愛玲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來自一些圍繞張愛玲的內容和話題永遠新鮮:“雖然她已經不在了,但是關于她的討論或者作品所延伸出來的話題非常廣,有一種說不完說不盡的感覺。有一句話叫‘說不盡的張愛玲’,她有一種接近于我們的感覺,關于她的東西不斷地被研究和發現,始終有這樣的吸引力?!?/p>
在謝有坤的印象中,早期的“張迷客廳”以分享資料為主,更偏向文學性的討論,那時候仍然是一個長閱讀的時代,而現在的微博時代,人們可能更關注短平快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可能會窄化或者片面化張愛玲的形象。
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網民用諧音將這一年稱為“愛玲愛玲年”。路人眼中的張愛玲、作為大眾偶像的張愛玲、作為個人偶像的張愛玲,三種張愛玲的形象始終彼此交迭和沖突在互聯網迷霧之中。
張愛玲在美國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俗稱“綠卡”)。
“張愛玲語錄”打假
“一些人關注我,可能不一定是因為喜歡張愛玲,而是覺得她挺有名的。盡管他們沒有明說,但我感覺他們對我的期待是最好每天發一些張愛玲語錄。他們或許不喜歡看別的資料或研究之類,只要把張愛玲最經典的那些句子發出來就行了?!敝x有坤提到,每一次微博發張愛玲的語錄,互動量就會明顯增加。
謝有坤在網上還曾多次為一些“張愛玲語錄”打假,最出名的當屬2018年12月的一次打假。當時,謝有坤給演員馬思純的錯誤引用糾錯,稱“少看假張愛玲語錄,多讀原著”。
這些假語錄包括“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等,這些情感金句一度盛行,至今在互聯網上以張愛玲的名義傳播。
湯凝是合肥某高校建筑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她把自己的微信頭像設置成張愛玲,生日禮物也會要求別人送不同版本的張愛玲作品。高中時候,她曾買過一套寫有張愛玲語錄的明信片,其中有一些讀起來很經典的語錄,后來到了大學才發現是假的。
2020年8月,有人聯系張迷李慧星開展一個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原以為遇到了喜愛張愛玲的同識,結果看到宣傳海報上晃眼的假語錄“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安錈岫冉栲孱^圈錢僅此而已,”李慧星憤怒地說,“手上拉的紅色條幅寫的是‘紀念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兜里卻揣著‘一問三不知純粹兌票子’的紙條?!?/p>
還有一個令她感到無語的事情,曾有明星曾來到張愛玲故居常德公寓樓下的主題咖啡館拍攝Vlog,使用的文案竟然也是張愛玲的假語錄:“一個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艷了時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