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時:中國與東亞的中秋節

東亞文化最為相通的,就是對家庭和家人的重視,這才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精神。比起廣寒宮中清冷獨處的嫦娥仙子,形單影只、“日月不相見”的月讀,人間的親情溫暖更值得羨慕。

責任編輯:陳斌

體驗月餅制作。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圖)

今天是2020年中秋佳節。賞月、團圓、桂花飄香、月餅甘美,中秋節的風情與風物是華人代代相傳的記憶。

不過,要說起中秋節的起源,并不簡單。公認的說法是中秋節源于上古的月亮崇拜,是祭月日。這當然是有充分依據的,時至今日,中秋節儀式也是圍繞月亮展開的。不僅有賞月和月餅,吳剛伐桂的傳說把桂花和月亮也聯系起來了。

但是,中華先民的祭月日是每年9月22日-24日的秋分日,改到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漢代以后的事了。

祭月日的改變并沒有留下清晰的線索,有多種解釋。有的學者認為秋分日的月相不定,祭祀儀式有所不便,因此轉移到了月亮又大又圓的八月十五;也有說法認為,從秋分祭月轉移到中秋祭月,是為了同時慶祝秋收;還有人提出,道教興起后三元節成為流行(農歷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即元宵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即鬼節,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即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受此影響祭月日換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日。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和依據,但是也沒有充分的佐證。

大體上講,中秋節起源于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