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搬進中國
此輪放開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門檻,標志著中國金融業已全面開放。
“外資拿牌照的成本很高,如果控股權不在手中,估計對公司的未來發展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br />
最近一年,已有數十家國際投行、資管、保險機構,擴大了辦公場所或進入中國。已經進來的也想盡辦法擴張業務版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10月1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廣州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摩根大通已成為上海中心大廈(最高)的“超級租戶”。
“對面上海中心的小摩剛租下幾層,我們這棟的大摩還在擴大場地?!本吐氂谝患彝赓Y銀行的湯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近兩年,外國搬來的新鄰居愈發熱鬧。
他所在的外資銀行設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一座近五百米高的摩天大樓。因為進駐了不少金融機構,尤其是外資銀行,這里也被稱為“洋行樓”。
湯曉口中的“小摩”是美國商業銀行摩根大通,“大摩”是投行摩根士丹利。據彭博社4月報道,摩根大通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等公司在上海已成為“超級租戶”,擁有的辦公空間至少10000平方米,相當于一個曼哈頓街區的面積。
最近一年,已有數十家國際投行、資管、保險機構,擴大了辦公場所或進入中國。已經進來的也想盡辦法擴張業務版圖。
2020年8月21日,全球資管規模排名第一的貝萊德率先拿到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牌照,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持股的公募基金。4月1日,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放開外資股比限制,貝萊德正是于當天向證監會遞交設立申請,不到5個月即獲批。
華爾街巨頭為何接連涌入中國?
越來越短的清單
中國對外商投資實行的是“負面清單”制度。2013年第一張負面清單推出至今,限制條款已經從190條壓縮到30多條。其中,金融領域的開放有特定的時間安排。
最近一輪開放的是外資股比限制,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在2020年4月1日取消。1月1日,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
2017年12月,銀保監會放寬對除民營銀行外的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緊接著在2018年和2019年發布了一系列開放新政。2015年,外資對信托公司的持股比就已放開。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曾在2017年發布了一次“徑山報告”,研究課題是“中國金融開放下半場”,將中國金融開放分為了四個階段。
1978—1991年是金融開放的探索期,標志性事件是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匯率調整措施,通過人民幣貶值人為地支持出口增長。
1992—2000年的最重要舉措是實施浮動的匯率制度,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