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發現丙肝病毒肝炎而獲諾獎的阿爾特爾:
《塔木德》思維的基本精神是平行邏輯,一種既尊重傳統又鼓勵創新的思維框架,一種既邏輯縝密又兼容并蓄的思辯方法,一種永不滿足、永不停息、永不言敗的真理追求。布隆伯格將這種精神用到了自己的科研上,又將其傳遞給了哈爾維,由此幫助人類打開了認識肝炎病毒的大門。
責任編輯:陳斌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在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托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202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發現丙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學家,其中美國科學家哈爾維·阿爾特爾是一位出生在紐約的猶太人。2013年10月,他在《肝病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未竟之路與我是怎樣愛上肝臟的——個人視角的肝炎歷史》的學術自傳,記錄了他自己成長的道路。
按照他的敘述,有兩個人在他的學術生涯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個是他的父親。老阿爾特爾自幼的夢想是成為醫生。作為一名猶太人,有這樣的夢想并不奇怪。在西方,猶太人與醫學,特別是現代醫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