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研究終得諾獎,先驅獲獎實至名歸

一個多世紀以來,黑洞已經從離奇的概念變為天體物理學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三位科學家的研究,幫助我們認識了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責任編輯:朱力遠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6日18時,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羅杰·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科學家萊茵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里亞·吉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理論和觀測研究領域內的杰出貢獻。彭羅斯的獲獎理由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他獲得了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的獎金的一半;根澤爾和吉茲的獲獎理由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致密天體”,二人分享了另外一半獎金。

羅杰·彭羅斯(左)、萊茵哈德·根澤爾(中)和安德里亞·吉茲(右)。圖/諾貝爾獎官網

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繼2019年(獎勵宇宙學和系外行星研究)之后再次獎勵與天文學相關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是最近4年來的第3次(2017年授予發現引力波的3位物理學家)。

黑洞的理論驗證

羅杰·彭羅斯爵士是英國著名的數學物理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他于1931年生于英國科爾切斯特,1958年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目前是牛津大學榮休教授、牛津大學沃德姆學院榮休院士以及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榮譽院士。

1784年,英國人約翰·米切爾(John Michell)首次提出可能存在密度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的天體。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此后不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