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應該是邊緣的、一小撮人的堅持和理想”
(本文首發于2020年10月8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邢人儼
陳為軍(右一)出生于1969年,1994年開始創作紀錄片,他的《好死不如賴活著》《請為我投票》《出路》等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
陳為軍瘦了一點兒。他在國外養病,沒能回來,只能自拍一小段視頻,和觀眾打招呼。他不愿意外界關注他的病情,但又清楚地知道,紀錄片是再也拍不動了,眼下這一部就是他的收官之作了。他是來道別的——“……喜歡我片子的朋友,我們就在此別過?!?/p>
紀錄片《城市夢》上映當天,全北京的排片數量是0。陳為軍對好多事都無所謂,包括公映、發行,拍攝已經投了六百萬,他覺得沒必要再多花錢。但他的制片人戴年文不服氣,“憑什么?這樣一個導演。連個電影的標簽都不給它打上,我接受不了。我一定要做?!?/p>
戴年文第一次見陳為軍,就覺得他“特別不像個導演”,長相憨厚,人很實在。兩個中年人一見如故,“他那個樣子不像個藝術家”。執行導演張小晗形容他“特別土”,她在一次提案會上見到擔任評委的陳為軍,其他評委能感覺到是“一個老師”,但是到了陳老師,“我感覺像一個大爺。非常不一樣,一點都不端著”。
陳為軍當時已是知名的紀錄片導演,《好死不如賴活著》和《出路》兩次獲得被視為電視界普利策獎的皮博迪獎,《請為我投票》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陳曉卿評價他,“中國只有一個紀錄片導演能夠融入世界的生產鏈條當中,就是陳為軍?!?/p>
如果看過陳為軍的紀錄片,會好奇他怎么拍到如此激烈極致的現實——《好死不如賴活著》里艾滋病患者一步步走向死亡,《生門》拍的是產房里的血肉模糊、生死有命?!冻鞘袎簟芬廊蝗绱?,小販和城管斗智斗勇,一度赤身肉搏、呼天搶地。
如果見過陳為軍本人,又會恍然大悟?!八娜烁钠雍芟衲阒绬??他說話特別直,很不會拐彎?!睆埿£掀鸪醺蕾p《歸途列車》那樣的紀錄片,它的導演范立欣曾是陳為軍的剪輯師,她覺得范立欣更講究藝術性,而陳為軍的作品和其人很像,“更野蠻一點,更粗暴一點,整個畫面非常直接,給人的感覺很強烈?!?/p>
電影學者王小魯形容陳為軍的作品“很有爆發力,能量很大”。早年在《好死不如賴活著》里,陳為軍不加回避地拍下了艾滋病人雷妹瀕死前的畫面,蒼蠅停留在她臉上。這個鏡頭當時引發了倫理爭議,王小魯也是批評者之一?!白钤缥覍λ钠佑幸稽c不舒服,覺得這樣有點殘酷,有些地方你會很難受?!蓖跣◆攲δ戏街苣┯浾哒f,“但是后來我又看完他另外幾部片子,我發現這就是他的特色。他拍攝的時候就是毫無掩飾、赤裸裸地去揭示?!?/p>
2003年,陳為軍在武漢電視臺工作之余,前往河南文樓村拍攝艾滋病患者馬深義一家。村里給檢舉出一個記者的人獎勵50元,陳為軍每次要從縣城步行一小時,偷偷從玉米田里穿進去,把攝像機裝在化肥袋里,偽裝成農民。他被抓住三次,挨了訓,寫了保證書,被押送上回武漢的火車。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