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沖突反思:迎接無人機時代的到來

責任編輯:陳斌

9月29日,在阿塞拜疆臨近納卡邊境的塔塔爾地區,一名村民從布滿彈孔的墻壁旁經過。 (新華社/圖)

近期,突然爆發的“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沖突”,再次引發各國軍事評論家的關注。除現代國際大背景下的地緣政治沖突等政治因素之外,在軍事科技層面,也引發了專業性思考,其前瞻性堪稱見微知著。

沖突雙方: 亞美尼亞較親俄,其戰術思想、裝備體系是前蘇軍的成套系統,坦克、火炮、防空導彈“三大件”,其裝甲部隊把坦克隱藏在半地下坦克掩體內,只露出炮塔,準備與敵坦克“對車”,這是經典的蘇式裝甲部隊防御戰術,被稱為“庫爾斯克式防御”。

而阿塞拜疆則較傾向西方(土耳其向其派駐了F16戰機),其戰術與裝備也吸收了些土耳其和以色列的科技與產品。他們不與亞美尼亞“對車”,而是采取“小卒過河賽大車”的非對稱打擊手段,以戰機和無人機,打擊對手的傳統“三大件”。

短短幾天,就擊毀對手十幾輛坦克,亞美尼亞的火炮、防空導彈亦損失慘重。而失去防空系統掩護的步兵、防御工事、后勤體系,簡直就如同射擊場上的靶子,在敵手空中打擊下如待宰羔羊一般。

仗雖打在幾千公里之外,但其他國家應該警醒。什么才是更適合未來的國防發展思想?未來戰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