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低調的江西,你是否一無所知?

愛一座城市,可以有很多原因,現代化、市井氣、美景美食、天涯過客,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十一假期,城畫君重新開啟“愛死城市”系列, 走進中國大小城市,探尋人們“愛死城市”的真正答案。 我們曾去過上海、西安、重慶等地,這次我們跟隨騰訊視頻攜手的5位創作者帶著五個問題去拜訪老鄰居——江西。從他們的鏡頭一一揭開江西不為人知的一面,在南昌、景德鎮、上饒重新尋找江西,定義江西。

在江西你基本上看不到不放辣椒的菜,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江西菜就是辣椒炒一切。江西的贛菜沒有像湘菜、川菜那樣納入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中,也證明了江西的辣,可不是外人隨隨便便就能挑戰的。 騰訊視頻創作者@超級大橙子 第一次來江西時就真切體驗到了贛菜的“變態辣”,“我作為一個重慶人差點都受不了?!?/p>

 ▲江西當地美食

江西人嗜辣如命跟南方潮濕的氣候有關,他們依賴濃烈的調味刺激食欲,祛除寒濕之氣。江西辣椒產量130萬噸,約占全國辣椒產量的7%。干辣椒、辣椒粉、鮮辣椒、朝天椒,在江西你能看到辣椒融入家常菜的千百種形式。 不僅是辣椒,江西各地也把米粉的做法發揮到了極致:南昌拌粉、吉安峽江貢粉、景德鎮冷粉、新余腌粉、宜春扎粉、上饒燙粉等等。

▲鉛山燙粉

若要吃南昌拌粉少不了解膩的瓦罐湯。騰訊視頻創作者@勾文龍 在南昌入秋的清冷夜晚,喝到了烏雞瓦罐湯,整個人都暖了起來。他發現很多南昌本地人都愛騎著小電動來喝瓦罐湯,這樣悠閑的小鎮生活讓他特別羨慕。 

景德鎮作為聞名世界的“瓷都”,外界人士對它的印象依然停留在瓷器上。

原電臺主播@VanceYMJ 本以為陶溪川是一個賣瓷器的大集市,沒想到去了之后發現許多年輕時尚的瓷器藝術,里面還融入了動漫人物等流行文化。

陶溪川有個象征著窯廠的大煙囪,街道旁每間有格調的店里都有風格各異的藝術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甚至誕生了一種群體現象——“洋景漂”,他們都是被景德鎮的手工制瓷技藝吸引來的外國人。

▲@VanceYMJ 拍攝在景德鎮皇窯做瓷器的年輕人

據報道,去年在景德鎮的外國人已經超過5000人,景德鎮逐漸擁有更國際化的氛圍。其中一位叫丹尼斯的美國人,已在景德鎮學習生活了五年。他將自己抽象的思維融入到了作品里,他喜歡大海,希望作品能讓人類反思對海洋生物的傷害。

▲丹尼斯展示自己的新作品,作品上有很多海洋生物。截圖來源@VanceYMJ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也少不了沉下心制瓷工藝的老匠人,盡管許多訂單來自世界各地,他們依然在燒瓷器的窯廠搭的簡易棚子里設計瓷器,親眼看著自己的作品推進窯爐里。

在這個“人人直播”的時代,陶瓷文創街區陶溪川也建立了直播基地,蜂巢般緊密的格子間里,陶瓷藝術家變成了新任主播,他們的聲音傳到了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

 ▲在景德鎮皇窯的老手藝人,截圖來源@武鍋小霸王Chessy

在陶溪川的街道上,@VanceYMJ 發現了中國美術學院的牌子,透過窗戶能看到很多沉浸做研究的年輕大學生。 景德鎮的瓷器并沒有因年代久遠而離人們很遠,也沒有因走向國際而變得高高在上,它們已成為當地人必不可缺的部分。

 ▲皇窯里展示的瓷器

今年剛大學畢業的@武鍋小霸王Chessy 在景德鎮體驗捏腳的時候發現,店家會給每個人準備一個瓦罐裝的綠豆湯。 

作為全國的農業重地,江西一直很重視生態保護,江西的森林覆蓋率超過60%,居全國第二,其中濕地公園就有99個。 在南昌高新區的艾溪湖濕地公園里,有鶴園、天鵝湖,還有大雁島,許多原來從北方來的候鳥因為喜歡這里的環境變成了留鳥。在湖邊經常能看到許多黑白天鵝和錦鯉在水里嬉戲。

在@武鍋小霸王Chessy 眼里,江西是一個洋溢著生命力的地方。南昌艾溪湖濕地公園,她與一只名喚“大白”的天鵝親密接觸,這是一只與飼養員同吃同住的白天鵝。 原本大白總是形單影只在湖水中游蕩,直到遇到了飼養員,大白才漸漸打開心扉,與飼養員一同生活,“大白即使沒辦法與同類好好相處,但它會對人類感興趣,努力在人類中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武鍋小霸王Chessy 經常會在旅游中尋找孤獨的時刻,那一刻她也許是最理解大白的人。

▲ “大白”成為了公園里的網紅,截圖來源@武鍋小霸王Chessy

因為與人類越來越親近,大白也能聽懂人類傳遞的信息,在周圍人的鼓舞下它還會表演平地起飛。@勾文龍 覺得這種人類與鳥類之間的交流,也體現了江西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艾溪湖濕地公園內植物繁多,吸引了許多生物,其中光是蝴蝶就有幾十種,這些蝴蝶的標本就陳列在荷塘前的美書館里。人們像穿越森林一樣來到這間圖書館,褪去一身的浮躁,在雨打芭蕉中靜心閱讀。美書館打破了大自然與書籍的屏障,實現了詩意相通。

 ▲美書館里的蝴蝶標本,截圖來源@天多高小哥

在艾溪湖濕地公園里,有一個兒童閱讀空間——曉美書館。一個公園里兩間圖書館,可見當地人讀書的熱情,其實江西人對書籍的喜愛早從古代就開始了。

江西在歷史上出過許多名人:陶淵明、王安石、晏殊等等。唐宋時期,江西崇文尚學的風氣一開,吸引了朱熹、陸九淵等當世大儒開壇講學,書院因此在江西遍地開花。當地的白鹿洞書院,被譽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新開的高新區圖書館里植物繁多,受到市民的喜愛,被叫做“會呼吸的森林”

江西也是當時文人騷客吟詩作對的地方。李白寫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王勃寫滕王閣江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毛澤東也寫詞夸過江西風景,“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p>

▲三清山上云霧繚繞

到現在,停留在書卷的詩詞正逐漸被因成長而繁忙起來的人們所淡忘,年輕人更喜歡用鏡頭語言記錄下流動的美景,那么在外人眼里江西到底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美景呢? 坐船夜游贛江是品味南昌,了解滕王閣最生動的體驗。如果說詩人把滕王閣的美留在了古代書卷里,那么現代人便把滕王閣納入了無邊的動態畫卷里,成為了航拍高手@天多高小哥 記憶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贛江兩岸近300棟建筑,60萬盞燈,共同構成了長達8公里的動態畫卷,也納入了吉尼斯世界新的紀錄。

▲贛江邊的滕王閣,靜靜地見證歷史的沉浮,截圖來源@天多高小哥

鄱陽湖是行駛在公路時最不容錯過的景色。@天多高小哥 喜歡煙雨里鄱陽湖,“像是被包裹在水天一色中”。即使下著小雨,也不妨礙他在鄱陽湖的公路上肆意奔跑;而在@勾文龍 的鏡頭里,鄱陽湖的煙波浩渺十分壯觀,總讓他想起電視劇里神仙出現的場景。 景德鎮的瑤里古鎮是擁有別樣風味的江南水鄉,@勾文龍 坦言,這些小眾景點未被商業化,保留了最原始的美,正所謂是“天上瑤池,人間瑤里?!?/p>

上饒的三清山作為道教名山,正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泵康街苣┍貢绯锹糜蔚墓こ處烜超級大橙子 游覽過祖國各地的大好河山,但他依然對三清山癡迷。 “三清山的自然風光可能沒有廬山那么壯美得令人望而生畏,但身處其中沒有距離感,讓人覺得很舒服,這種小而美的風景,很容易讓人融入其中?!?/p>

古代詩人喜歡吟詩作對,把酒言歡,但對當時的平常老百姓來講,最喜歡的娛樂活動莫過于聽戲了。 江西人對贛戲的喜愛癡迷到什么程度呢?在樂平,每個村莊至少有一個古戲臺,目前樂平市保存有400多座古戲臺,還有一個正在建的水上古戲臺,建成之后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戲臺。

▲樂平古戲臺博物館里的雕像,依次為“生旦凈末丑” 

樂平的古戲臺主要為磚木建筑,可以分為宅院臺、廟宇臺、會館臺、祠堂臺和萬年臺五大類。當祠堂臺和萬年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叫晴雨戲臺。因為江西有明顯的干濕季,就算是下雨天,演員只要轉個臺面,觀眾移到室內戲臺就能接著聽戲。 逢年過節,樂平各鄉村競相開臺演戲,代代沿襲。每逢春節、元宵、中秋,或子弟升學,接風剪彩,新屋落成,婚喪嫁娶以及修譜,建寺廟,祈福禳災等等,都要堂而皇之請戲班演出。 在參觀樂平的古戲臺博物館時,@武鍋小霸王Chessy 從微縮景觀里看當地人看贛戲的日常,她被這種淳樸的生活場景深深打動,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小河馬玩偶“河寶榮”放在玻璃前仔細欣賞。

▲樂平古戲臺博物館里的展品,百年前的古戲臺依舊被當地人保護得很好

@勾文龍 驚訝于住在小鎮里的居民有這么旺盛的娛樂精神,“每個村莊都在傳承著古戲臺文化,并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我會覺得非常開心和驕傲,就像現在流行的復古潮流,以后當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回歸的時候,再看到這些就會彌足珍貴了吧?!?nbsp;他想起了在前山村演話劇、跳廣場舞的村民,在禮堂舞臺上翻跟頭的孩子們,“這也許是,即使在物質生活不那么發達的地區,但是居民依然保持著積極樂觀、爽朗真誠的原因吧?!?/p>

▲櫧溪老街當地人的歌舞表演,截圖來源@勾文龍

以上資料參考來自:

1、《什么是江西》,發布于“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2、《樂平古戲臺:鄉民的精神殿堂》,發布于鳳凰網

(來源:城市畫報)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