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院張璐璐:耗材成本管控絕不是機械的控制用量,而是數據驅動、學科協同!
2019年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明確提出2019年底前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高值醫用耗材銷售價格按采購價格執行。這意味著,自藥品領域全面取消加成的兩年后,醫用耗材“零加成”終于正式落地。由于醫用耗材在現行醫院收入中較高的占比,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公立醫院的收入帶來重大影響。
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公立醫院不容樂觀的運營現狀。據2019年10月HIA聯盟發布的《2019年HIA醫院運營分析報告》顯示,我國三級公立醫院院均收入增長呈放緩趨勢,2018年三級公立醫院收入增長更是首次為負,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無疑進一步加重了醫院的運營頹勢。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有沒有什么措施可以幫助醫院加強耗材管理,從而實現耗材的精益運營?從“數據中要效益”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思路。2020年9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大醫院”)醫學裝備處副處長張璐璐在望??敌拧?/span>5A供應鏈·大師觀瀾】系列直播中,提出了基于成本控制的臨床化??坪牟墓芾硭悸?,并從“怎么管理、如何備貨、怎樣評估”等維度深度剖析了以骨科為首的高值耗材專業化、數據化管理的構建路徑和方法論。
政策步步緊逼,耗材精益管理勢在必行
在我國三醫聯動的醫改總框架下,醫藥改革的節奏并不協調,藥品單兵突進,耗材卻總體滯后。面對藥品改革的顯著成效,國家關乎耗材的管控意愿愈發強烈。如果把時間看作進度條,2019年則是按下加速鍵的開始。
2019年6月19日,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家中醫藥局頒布了被業界稱為“近十年最詳盡的耗材管理辦法”的《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內容非常詳實,對耗材的遴選、采購、驗收、存儲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都做了全面梳理,并提出了較為具體的要求規范。
6天后,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醫療保障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建立具有“唯一性”的醫用耗材全國統一編碼,并制定了分5個部分共20位的醫用耗材編碼規則和方法。這場被喻為是從多種“方言”到“普通話”的革命,為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6個月后,醫用耗材全國統一編碼成果出爐——國家醫保局公布了第一批30332種醫用耗材統一編碼名單,作為CHS-DRG的配套基礎建設。其中,作為高值耗材大戶的骨科在名單中共有18537種,占據過半名額。
進入2020年,國家對醫用耗材的管控強度有增無減。4月,剛從疫情中緩過氣來的公立醫院便迎來了醫保局發布的《行政執法事項清單(2020年版)》,明確對耗材使用量、集采行為合規性等事項重點監查。6月,《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0年版)》發布,新增了高值耗材收入占醫院總收入指標的占比考核,讓零加成后的醫院成本壓力陡增。
各項政策的背后都指向同一個核心命題,既“管控耗材成本,推進合理使用,騰出醫??臻g”。在此之下,從醫院收入項內化為成本項的醫用耗材,開始步入基于成本控制視角的專業化、標準化、數據化管理階段。
耗材成本管控絕不是機械的控制用量
但醫用耗材卻是業內公認的“不好管”。張璐璐表示,高值耗材,尤其是骨科耗材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在管理上存在較大的難度。
首先,骨科耗材的備貨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耗材的備貨方式、數量、具體品牌和型號都只能在手術時確定,過去骨科耗材多采用直采直送的管理模式,但在政策明確“采用分離”的大環境下,就要求耗材管理部門必須做好臨床和供應商的雙向協同,明確臨床需求,確保供應商配送的充足及時。
其次,骨科耗材管理更困難的問題在于其面臨較為嚴重的“數據孤島”。由于醫院系統的多樣性,耗材數據分散在手麻、HIS、物流等多個信息系統,系統間的割裂導致了耗材數據的分散,無法形成有效的追蹤鏈條,基于數據的成本管控更是無從談起。
更為嚴峻的是,與醫學裝備相比,醫院對耗材管理普遍重視程度不夠,過去醫院更關注物流配送服務,現在突然要管控耗材成本,很多醫院都無從下手,業內關于“降低用量、減少品種、壓低價格”成本管控模式的爭論也一直甚囂塵上。
“耗材成本管控,絕不是哪類耗材不能用,也不是機械的控制用量;更多的是精細化、多學科、關乎價值醫療理念?!痹趶堣磋纯磥?,耗材管理不僅要回歸產品、更要回歸患者需求、回歸合理使用。醫院首先要明晰哪類耗材支出非常大,同時杜絕‘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要深入到學科、多和臨床溝通、多去問一個‘為什么’?!?/span>
同時,張璐璐還認為耗材管理首先需要打通分散在各個“信息孤島”上的數據,繼而才能發揮數據應有的價值?!搬t院要深刻分析自己處于信息化建設的哪個階段,如果基礎建設還沒做好,那第一步就把基礎做牢做扎實;如果數據已進入標準化階段,那下一步才是探索數據的互聯互通。比如,想做標準化手術就要跟手麻系統做對接,想做計費就要跟HIS做打通。有了數據的高效互通后,才是數據不斷積累、持續豐富的過程,通過數據分析醫院的管理重點,再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span>
北大醫院用數據為耗材精益管理賦能
無疑,數據驅動是近年非常熱門的話題。但具體怎么做,醫療行業并沒有太多參考,一個鐵律是,單個系統、碎片化的數據是毫無價值的,只有多個系統互通串聯的數據才有意義。
這一點,在北大醫院的管理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張璐璐介紹說,為實現骨科耗材閉環管理以及數據的全鏈抓取,北大醫院以“手術”為切入點,基于標準手術,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標準化組套包。臨床發起手術申請時會選擇相對應的組套包,并推送至醫學裝備處審核,再由醫學裝備處推送至供應商,完成耗材的訂貨。這個過程醫學裝備處更多的是扮演“紐帶”的角色,將病人、醫生、供應商有序的串聯起來,與臨床做好協同,更好的推進手術的開展。
目前,北大醫院通過手麻、HIS、OES等系統的打通,已實現了骨科手術和多種骨科耗材從訂貨、驗收、術中使用、計費、與供應商結算的全流程閉環管控。并支持耗材掃碼自動計費、OES系統庫存自動消減,大幅提升耗材管理效率的同時也確保了數據獲取的真實和全面有效性。
有了數據的支撐,北大醫院便開始著手骨科耗材數據報告的撰寫工作。雖然是第一次嘗試,但這份報告所彰顯的實用性、指導性卻得到了非常廣泛的認可。報告通過對手術申請、備貨、驗收、使用等供應鏈管理全過程的綜合分析,在提升合規、供貨風險,分析臨床醫工協同情況、提示成本管控點、鉆取手術耗材使用、追蹤醫生使用習慣、分析品牌可替代性等方面給出了基于數據的指導性建議,為耗材精益管理賦能。
1、賦能安全合規
以手術申請單處理環節舉例,從數據上分析,醫院的手術申請單存在部分作廢的情況。在申請單作廢的情況下,醫院能夠及時對作廢單據進行業務截流,通過數據互聯與信息技術支撐,最大程度上保證手術質量和患者安全。
2、賦能供應商管理
以備貨驗收環節舉例,在統計的全部出現過補貨的手術中共涉及四個供應商。其中,C公司數量最多,提示醫院后續要加強對C供應商的監督管理,也為后續醫院遴選供應商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3、賦能成本管理
同時,基于備貨驗收的數據還能挖掘出部分醫生耗材的驗收數量和實際使用數量差距懸殊,低于同科室的平均使用率,提示醫院關注消毒成本。對此,北大醫院醫學裝備處會協同醫務醫政管理部門,對主刀醫生進行溝通,是病人的差異、還是使用習慣的問題,以此抓取醫學裝備處管理的方向。
寫在最后
任何不受控制的需求都會被無限放大,醫保同樣。對于醫院耗材管理來說,醫??刂凭褪呛牟牡氖褂貌粩嘹呌诤侠?、采購的性價比不斷趨于最優。醫院需要站在價值醫療的角度去思考,拿出更多學科相關的專業分析和評價,從而持續優化耗材消耗模型,最后達到“耗材合理選擇、合理使用”的最終目標。站在醫院供應鏈管理的維度,構建醫用物資“優選、優采、優供、優管、優評”的全鏈條管理解決方案,或將成為未來醫院管理新的方向與路徑。
當然,這是個長期建設的過程,需要把基礎信息工作做扎實、并服務好臨床、扮演好紐帶的角色。通過數據為供應鏈賦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形成醫院價值醫療文化和核心的醫療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