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蜀身毒道到史迪威公路,淺行高黎貢山
1942年5月,第一次遠征作戰失敗,騰沖被日軍占領后,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師的兩個工兵營,就是從康騰營地這兒翻山,潰退回怒江東岸的。
當然,軍民肩膀上扛出來的史迪威公路,跟崇山峻嶺間馬蹄下踏出來的茶馬古道,兩者之間的之路徑走向,還是很不一樣的。
責任編輯:楊嘉敏
云霧如紗巾般纏繞著高黎貢山,圖為丙中洛段。
人類雙面書架
海拔2300米的常綠闊葉林樹冠間,一頂巨大的白色帳篷里,飄來惠特尼·休斯頓高亢的名曲《我一無所有》(I have nothing)。拉開厚重的布簾鉆了進去,里面是康藤·高黎貢營地的圖書館,中間的大書桌上,一個孩子半爬著,旁邊搖椅上的媽媽,自顧自憐地回憶著屬于青春的歌聲,“這可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神曲,這位女歌手才華橫溢,命運坎坷,被一個壞男人牢牢控制?!?/p>
架上有四分之一的藏書都是關于環抱帳篷營地的這座高黎貢山,中英文動植物圖鑒、地方歷史和民俗、遠征軍抗戰……在同屬我青春記憶的惠特尼·休斯頓歌聲中,在亞歐大陸和印度大陸的沖撞交接面,是時候打開這座被譽為自然、人文共陳的“人類雙面書架”了。然而當歌曲唱到最高亢那句“不要讓我再次緊閉心門,我不想再受傷害”時,布簾再次被拉開,營地總監馬先生走了進來,“向導準備好了,先去山脊線上走走看看,有個直觀認識?!?/p>
等候的越野車門拉開,鉆出來迎接我的,竟是25年未謀面的初中同學,而且是連微信電話都沒有的那種徹底失聯。他當然早幾天就從訪客名單里看到了我,為了送上一個天大的驚喜,忍住沒向其他同學或對接同事提前要我的聯系方式。貴客和老同學的關系順利完成了過渡,伴著一壺苞谷燒酒和一桌鄉野好菜,在關于上學時搗蛋記憶、長大后事業變化、情感里分分合合的懷舊之旅過后,馬同學給我安排了次日的高黎貢山山脊線徒步探索之旅。
手動搖桿將1公里長的高空木棧道中部的巴蜀門緩緩放下,我才算真正來到高黎貢山腳下,而自己的那些大小事兒,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