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扶貧政策如何設置過渡期?
也有學者認為將整個“十四五”作為過渡期,以鞏固脫貧成果為主基調的想法顯得保守,這些學者認為,“十四五”應該就是減緩相對貧困的起點。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0年10月14日上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聯合主辦的就業扶貧論壇在北京召開。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建成集中安置區3.5萬個、安置住房266多萬套,960萬貧困人口搬遷喬遷新居。
2020年10月14日,第七個“全國扶貧日”來臨之際,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負責人公布了上述數據。當天共有21個扶貧論壇同時舉行,涉及就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多個領域。
華中師范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教授陸漢文在中國減貧發展智庫論壇上稱,目前更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不是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是否能夠脫貧,而是他們如何脫貧以及脫貧之后的發展形勢與趨勢。
當天,不少專家、學者都建議將即將到來的“十四五”作為過渡期,研究制定消除絕對貧困后,解決相對貧困的政策體系。但也有學者認為將整個“十四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