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圳小山村里的中國大歷史

俯瞰山腳,黃麻布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百年風貌一覽無余。眺望西南,鳳凰山的那邊就是伶仃洋,伶仃洋的那邊就是崖山。那一刻,我想起的詩句不是《過零丁洋》,而是:“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blockquote>

責任編輯:楊嘉敏

說來慚愧,十三年前我就知道黃麻布是陳曉旭(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的香消玉殞之地,心存念念,卻一直無緣造訪。2020年十一假期里,應深圳作家賴輝的熱情邀請,我終于得識黃麻布的“廬山真面目”。

從賴輝的住處料坑新村出發,我們沿著洲石路向西步行。還未走多遠,賴輝便指著路盡頭,一抹青山下,一大片高高低低的房子說,那就是黃麻布。

從將軍廟遠眺鳳凰山 (龐勉/圖)

遷海遷來客家村

約摸三十分鐘后,我們站在刻著村名的大石碑前才發現,這里并非洲石路的盡頭,而是洲石路向南拐彎之處。黃麻布就坐落在一塊群山環護的盆地里。盆地雖小,山水俱全,僅隔著一道算不上高大的鳳凰山與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聲息相通。

和許多深圳鄉村一樣,自1979年以后,黃麻布也漸漸分為舊村和新村。但四十一年過去了,這塊11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模樣大變。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來說,根本不能一眼看出哪里是舊村哪里是新村。在一間士多店買水時,漂亮的老板娘告訴我:黃麻布路的東邊大致是舊村;西邊的新村,以工業區和出租屋為主,墻壁爬滿白色的瓷磚。

黃麻布原名黃麻埔。據《現代漢浯詞典》解釋,埔是廣東、福建、臺灣一帶的方言地名用字,音同布,意指河邊的沙洲。赫赫有名的廣州黃埔,原先也讀布,后來辦軍校,校長蔣介石帶頭讀成普,也就以訛傳訛了。賴輝還記得十幾年前,他在黃麻布踏過一座小橋,橋下流淌著淙淙的擔水河。如今小橋遍尋不著,擔水河已被筑壩截流,化身一面波光瀲滟的水庫。

清朝初年是黃麻布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在此之前,黃麻布是廣府的俞氏家族聚居地。順治十八年(1661)八月,清廷為封鎖鄭成功,切斷大陸臺灣之間的往來,下旨在今天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實施遷海。其中廣東最為血腥暴虐,沿海50里所有房屋建筑悉數焚毀鏟平,居民三日內遷走,違者處死??滴跞?1664),廣東再次遷海30里。兩度遷海,幾乎清空整個新安(今深圳大部和香港),除屯駐兵勇的大鵬所城(位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