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遭性侵,就該閉嘴嗎?
最近,電影《老婦人》在韓國上映后引起掀然大波。
部分不理智的男性觀眾惡意刷1分,因為“題材令人不適”;而女性觀眾出于共情心理,紛紛給出了9分的肯定。
它到底講述了怎樣的故事,能讓評分如此兩極化?
她,69歲,醫院護工。
他,29歲,理療師助理。
她遭遇了他的性侵。
電影開始于性侵之后,在長長的黑屏之后,老婦人出現在鏡頭前。
消瘦,憔悴,心事重重。
她在思考:到底去不去報警?
性侵給被害人帶來的傷害,遠不止事件發生的那一刻,還有并不遙遠的未來里每次回想與反芻。
性侵猶如一塊丑陋的石頭,扔進老婦人原本平靜如水的生活里,掀起了旁人不易察覺的漣漪。
她患上創傷應激癥,聲音與光線的刺激,能讓她迅速回憶到被傷害的往事;
她開始魂不守舍,沒有心思過好正常的生活,甚至把襪子也胡亂穿錯。
思忖再三后,她向同居者坦白,在他的陪伴下走進警察局。
性侵案的受害者,為什么不及時報警?
或許你還記得去年的英劇《難以置信》:花季少女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