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二三十年,機器狗與機甲將改變陸戰模式
傳統陸戰戰場遮斷、切斷敵軍交通線、包圍與合圍、堅固防御體系、大規模裝甲集群進攻等陸軍戰術,都將變得過時,而被淘汰。想想看:一群群的機甲和機器狗在空中穿梭、跳躍,直接端你的司令部、坦克炮兵集群、后勤中心。你那切斷鐵路公路交通線、正面強攻、徒步穿插等古老戰術,還有啥用呢?
責任編輯:陳斌
一只機器狗在公園里“巡邏”。
近期,兩則很小的科技花絮,使人感到未來正在迫近:
其一,某天深夜,一部“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獨自在街頭游逛,路人用手機拍攝之,“機器狗”回以凝視和拍攝,路人說當時感到驚起渾身雞皮疙瘩,頗有“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的悚然感。
第二,英國皇家海軍開始測試“單人飛行動力套裝”,整套系統重45kg,飛行速度150km/h、最大飛行高度2252m、充滿燃料后可飛行10分鐘,制造成本13萬美元,售價高達44萬美元。
我在談無人機的文章中提出:什么才是更適合未來的國防發展思想?未來戰爭究竟怎么打?未來戰術究竟是怎樣?國防經費應向哪里投資?是繼續投向傳統坦克大炮,還是投向目前看起來更科幻的概念?
目前,大家都在熱議無人機,因為其在過去十幾年的戰場效果,已擺在大家面前。其實這已不是未來,而是現實應用,已不具備前瞻性。前瞻性,一定是對前景尚看不太清楚、爭議頗大的科技與戰術方向。
“波士頓動力機器狗”,與“單人飛行動力套裝”之間,似乎是兩類不同事物,為何并列在一起前瞻呢?
這是出于對戰爭規律的理解,以及對AI的發展預判,所進行的綜合性跨界思考:
目前,基于二進制的硅基芯片、“Fourier Transform(傅里葉變換)”算法,不太可能實現真正的“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