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破壞社會信任,當治標又治本

(本文首發于2020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近年來發生的數起案件顯示,有些“碰瓷”者已不惜通過自殘來提高“成功率”。 (東方IC/圖)

日前,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規定了對不同類型的碰瓷行為的法律適用,提出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要快速處理、準確定性、依法嚴懲。

“碰瓷”一詞源于清末一些落魄八旗子弟(一說為不法古董商人)手持贗品瓷器在路上溜達,故意往行人或馬車上撞,摔碎瓷器,以此訛詐。而到了現代,雖然碰瓷的對象變成了駕駛汽車的司機,手里的瓷器變成了自行車、汽車甚至是自己的身體,但碰瓷的“精神”卻一脈相承。

“兩高一部”制定出臺專門針對碰瓷案件的辦理指導意見,說明碰瓷行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強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