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出手防控兒童肥胖,中國孩子超重嚴重到什么程度?
兒童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入的能量長期超出正常需求時容易引起超重,增加成年后患與飲食相關慢性病的風險。
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2020-2030年全國0-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基線基礎上下降70%。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近日發布《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提出這一目標。
方案還提出分地區目標,北京、上海、江蘇等12個省份作為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流行水平地區,要求上述指標的下降幅度達到80%。湖南、浙江、福建等11個中流行水平地區要求降低70%。廣東、廣西、四川等8個低流行水平省份則需要在未來十年內將兒童超重肥胖率的年均增幅下降60%。
教育兒童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方案從家庭責任、學校責任、醫療衛生機構責任和政府責任四個維度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家庭責任方面,方案提出,培養和引導兒童規律就餐、幼兒自主進食行為,教育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學會合理搭配食物和選擇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同時,方案提出,培養兒童青少年運動興趣,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經常鍛煉習慣,減少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間,保證睡眠時間。
方案也提到,父母和看護人要充分認識超重肥胖的危害,定期為孩子測量身高和體重,做好記錄,并能根據相關標準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進行評價,必要時及時咨詢專業機構并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對于學校責任方面,方案提出,將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知識融入幼兒園中小學常規教育,辦好營養與健康課堂;優化學生餐膳食結構,改善烹調方式,因地制宜提供符合兒童青少年營養需求的食物,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粗雜糧及適量魚禽肉蛋奶等供應,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鹽等食物。
根據方案,學校應該保證幼兒園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和強健骨骼練習。
對于醫療衛生機構,方案要求加強孕期體重管理,加強幼兒園和學校醫務室(衛生室、校醫院、保健室等)校醫或保健教師配備和能力建設,做好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監測,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鼓勵醫療衛生機構根據需求為超重肥胖兒童提供個體化的營養處方和運動處方。
政府責任方面,方案也提出,制定完善部門規章,對高糖、高脂、高鹽食品,加強食品標簽管理,不鼓勵針對兒童的營銷及食品包裝中使用吸引兒童的圖片、描述和外形設計。
中國兒童肥胖率如何?
兒童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入的能量長期超出正常需求時容易引起超重,增加成年后患與飲食相關慢性病的風險。
根據2017年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編寫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1985年至2014年間,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長至12.2%,肥胖率由0.5%增長至7.3%。
基于這些數據,研究團隊利用趨勢外推法進行預測,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到2020年,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檢出率將達到 22.3%,超重肥胖人數將達到3941萬;2030年,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檢出率將達到28.0%,超重肥胖人數將達到4948萬。
相關數據顯示,在本世紀初,中國城市兒童的肥胖問題已經十分突出。一組來自“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的數據則顯示,大城市的兒童肥胖率增幅十分驚人。從1985年到2000年,北京城區7-18 歲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從5.3%上升至27.0%,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從4.7%上升至25.9%。
沿海大城市7-18歲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從1991年的7.6%上升至2000年的23.6%,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從4.2%上升至13.6%。由于我國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中小城市兒童肥胖率低于大城市,但也存在上升趨勢。從1985年到2000年,沿海中小城市7-18歲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從2.7%上升至19.3%,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從 0.9%上升至10.7%;內陸中小城市7-18 歲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從0.6%上升至10.3%,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從2.0%上升至6.3%。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增長速度加快。201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7.1%、11.1%,城市女生分別為10.6%、5.8%;農村男生分別為 12.6%、7.7%,農村女生分別為8.3%、4.5%。兒童肥胖已呈全國流行趨勢,特別是在農村學生中增加迅速。
上海紐約大學一項2014年對上海兒童的調查也發現,參加調查的上海7個區縣73所小學一年級兒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是46%和24%,這個比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兒童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兒童肥胖或超重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性別、各類經濟社會背景家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兒童肥胖或超重問題。在參與調查的上海兒童中,女孩的超重和肥胖率總和約為28%,男孩為33%。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兒童超重率約為45%,而低收入家庭也存在約41%的超重率。城鎮和農村戶口兒童的超重率都是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