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長,有時不說話就好
有些時候,做家長的自己管住嘴,少說話不說話,對于孩子來說,莫不是一種信任的力量,莫不是一種自立的希望。
責任編輯:溫翠玲
學生抱著書本走在校園中。
大家可有類似感受,伴隨著歲月的前行,孩子年齡越大對父母的吐槽就越多,認為家長總是這樣嘮叨那樣啰嗦。
記得海明威有句名言,說是人一輩子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此話用在當下家長身上,可能也中聽且中用,起碼從親子關系良好互動上來看。
雙節長假就見證有家長向心理老師咨詢,假期過半,孩子仍是若無其事的樣子,天天只顧玩耍,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見孩子怎么認真做過。自個心里焦急,想催問一下,又擔心引發孩子逆反,咋辦好?
簡單溝通幾句,在確認孩子沒有厭學癥狀的前提下,心理老師給出的建議是,讓做家長的務必努力,忍住嘴,不說話。
實際上,過后家長回復心理老師的信息也證實,雙節長假最后一刻,孩子自己悄悄完成了全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