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報復說”非同小可,足協需嚴正調查以正視聽

10月26日晚,中超二階段5-8名排位賽首回合,山東魯能2-2戰平河北華夏幸福的比賽中,再次出現關于魯能的爭議性判罰。傷停補時階段第93分鐘,魯能球員費萊尼頭槌攻破對方大門,將比分改寫為3-2,但隨后這一絕殺被當值主裁艾堃認定推人犯規在先,進球無效。這一判罰引發軒然大波,球迷和體育媒體人紛紛在社交媒體表達不滿,《足球》報國內部主任李璇直言:這就是對足球運動的侮辱。

即使不熟悉足球比賽,也不難理解魯能被吹掉的這個進球有多重要。補時一共4分鐘,93分50秒攻入一球,基本上可以理解為球隊鎖定了比賽勝局,按照國際通行吹罰規則,此時若沒有惡意或尺度較大或特別明顯的犯規,將比賽的勝負交給球員決定是最好的處理辦法。更何況,從慢鏡頭回放來看,費萊尼的手臂在騰空時只是架起來以更好地保持平衡,進而憑借身體發力,而手部并沒有一個向外推人的動作。

如果真的是裁判業務不精,或許也不會令輿論如此不滿。有分析人士指出,半個月內針對魯能的連續幾起爭議判罰,懷疑與連續有擔任高校教師的足球裁判被魯能球迷舉報包括論文抄襲、一稿多投在內的學術不端行為有關。更有輿論稱,這是裁判員在遇到魯能球迷的“論文警告”后集體抱團,在執法比賽時對魯能進行報復。

10月17日,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副院長、國際級裁判員沈寅豪執法的京魯對決首回合比賽出現多次爭議判罰。賽后,魯能球迷對沈寅豪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查重,發現沈寅豪的碩士畢業論文《上海市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F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以楊浦、徐匯和閘北區普通中學為例》,涉嫌抄襲安徽師范大學副教授宣海德的《安徽省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F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一文,該文早于沈寅豪論文5年發布。而據舉報者附圖,兩篇論文重復率高達79.6%。之后,舉報得到同濟大學校長信箱的回復,沈寅豪于19日離開蘇州賽區,返回同濟大學對論文涉嫌抄襲的問題進行解釋。

沈寅豪返校后,足協挑選韓國國際級裁判金希坤擔任主裁,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國際級裁判員馬寧任VAR視頻助理裁判,彼時魯能同樣是在比賽中打進一球,主裁金希坤最初并未認定進球犯規,在馬寧提醒有犯規在先的嫌疑下,金希坤觀看回放,取消了進球。從視頻回放看,此判罰也十分有爭議。主裁沒有即時吹,但視頻助理裁判提醒了,這引起了魯能球迷的不滿。比賽結束后,有球迷向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舉報稱,2006年,馬寧與曹宏聯合署名在《科技信息》上發表論文《淺析在高校推廣健美操的必要性》,2007年,馬寧單獨署名在《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淺析在高校推廣健美操的必要性》,兩篇論文不僅題目相同,內文也高度雷同,涉嫌一稿多投。此后更有意思的一幕發生了,10月23日,馬寧離開酒店準備執法另一場比賽時,眾多裁判同行罕見地前往列隊送行。

兩名在高校擔任教職的國際級裁判員在執法魯能比賽后被舉報學術不端,其后魯能的比賽中連續發生決定勝負的爭議性判罰,二者之間是否有聯系,需要更權威的專業調查。但需要明確的是,足球裁判雖然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但作為高校教師,必須遵守統一的學術規范,論文抄襲或重復發表,都是有違學術倫理的錯誤行為,兩名教師所在高校有責任進行詳盡調查,并公開調查和處理結果。

10月24日,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曾就相關爭議做出回應,坦承目前中超聯賽“存在一些裁判問題”,并表示“在任何情況下,‘按照規則執法’是裁判工作的底線”。中國足協對競賽公平有更高的責任,面對如此重大的爭議,不能簡單表態了事,有必要就此組織獨立而公正的調查,給出權威結論。要知道,目前的判罰問題不是簡單的裁判勝利或球隊出局,這場風波中沒有贏家,真正受傷害的是中國足球本身——裁判水平備受質疑,球員懷疑聯賽競技公平,球迷認為中國足球無可救藥,業界覺得中超一片黑暗。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