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熙之死和被高估的韓國財閥
財閥主導了整個韓國經濟,“財閥癥”的蔓延讓“小國家,大企業”既成為韓國經濟的特色,也成為韓國政壇腐敗的根源。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韓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傳統財閥地位的下降是必然的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黃劍
10月25日,因病臥床6年的韓國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健熙去世,終年78歲。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教父”級人物,就如同三星在事后的聲明中所說的那樣,“是一位真正的遠見卓識者,將三星從一家本地企業轉變為世界領先的創新者和工業強國”,不但成了韓國經濟的頂梁柱,更成了全球電子產業不可或缺的要角。三星地位的隆重,不但體現在李健熙身后政商高層云集的吊唁場面,更體現在李健熙生前的兩次特赦和人們對韓國“三星共和國”的稱呼之中。
但在李健熙臥病的幾年間,伴隨著親商的保守派總統樸槿惠下獄和進步派總統文在寅上臺,財閥的名聲和處境已大不如前,改革財閥成為韓國社會的共識,在這背后,是對政商關系沒那么依賴的互聯網經濟崛起。作為老牌財閥的三星,在后李健熙時代能否駕馭這種變化,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孤獨少年到三星帝國引領者
三星創始人是李健熙的父親李秉喆。李秉喆的創業歷程從一家碾米廠起步,先后做過釀酒、食品貿易、化肥、制糖等多個行業,幾經輾轉,將三星發展成了韓國國內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李秉喆有8個孩子,3男5女。李健熙是最小的兒子,排行第7,從小被放在祖父母那里生活,十幾歲就去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后來又到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因為從小遠離父母獨自生活,李健熙是一名孤獨少年,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喜歡獨自琢磨事情。他是個狂熱的影迷,留日的三年里,共觀看了1200多部電影,到美國留學后又迷上了汽車,成了汽車結構方面的專家。學成回國后,和家族安排的《中央日報》社長之女洪羅喜完婚,之后到家族企業旗下的東洋電視上班。當時的種種跡象表明,他似乎并不是繼承人的有力競爭者。
作為儒家思想的信徒,李秉喆剛開始屬意的接班人是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